马鞍山市博望区新市镇:“疫”线上的美“巾帼红”
“你怎么来了?不是在休产假吗?”“我听说疫情形势又严重了,咱们村人手本来就不够,看到这种情况,怎么坐得住,这个时候我必须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得知新冠疫情又卷土重来后,距离二胎产假结束还有两个月的新市镇澄心村网格员朱娟坐不住了。提前结束产假,将刚满3个月大的二宝交给家人,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用自己的方式贡献力量。
刚回到工作岗位,纷繁复杂的防控任务便接踵而来,入户排查、核酸检测、门岗值守、防疫宣传……朱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忙的时候,甚至没有时间回家哺乳。一天工作结束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还要继续照顾刚满三个月的二宝……但就是这样,她依然努力克服困难,坚定地站在防控一线。“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理应冲锋在前。”朱娟刚为二宝喂完母乳,便迅速赶回了工作岗位。
“多亏家人理解和支持我,我老公和婆婆说了,他们会照顾好孩子,让我放心。”朱娟说,今年刚满4岁大女儿也非常懂事,奶声奶气地说着要和奶奶、爸爸一起照顾弟弟。“疫情就是命令,责任就是担当,比起那些在一线奋斗的医务工作者们,我做的这些微不足道。我只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朱娟说。
“您好,请出示安康码、行程码及出入证……”“特殊时期,非必要尽量少出门,有困难请及时联系我们……”一个喇叭、一柄测温***、一支笔,重复的“规定动作”是新市镇横山村妇女委员李海荣近期的工作日常。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再次打响的那一刻起,李海荣便*一时间投身到抗“疫”一线。每天晨曦微露出、披星戴月归,疫情防控日常巡查、摸排统计、后勤保障、卡点执勤,村口、巷道、村民家门口等各个场所都能看到她的身影。面对复杂繁重工作任务,她会多“问一次”、多“看一遍”、多“记一笔”,没有半分累意与丝毫怨言,反而经常说到“疫情当前,我们每天做的事虽小,却是防疫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作为一名妇女干部,大事小事琐碎事,只要是老百姓的事,就必须要做好,做到让老百姓满意。”
“妈妈,我已经9岁了,是个男子汉了,网课我会好好上的,外婆我也会照顾好的,您不用担心。”看着儿子稚嫩的面庞,李海荣眼眶微湿。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因疫情也无法返乡,家中老人年迈、孩子幼小无人照顾,在面临工作、家庭“两难”抉择时,孩子的懂事,让李海荣既心疼又欣慰。“其实,我也心疼孩子,也担心家里老人,但是疫情当前,我是党员,又是村干部,我必须得挺身而出,站在*前面,等疫情结束后,我再用加倍的爱来补偿他们吧!”李海荣说。
“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宝宝乖,妈妈在和叔叔阿姨们一起打大怪兽,把怪兽打败了,妈妈就回来了…”
潘蕴琳是新市镇卫健办主任,承担着新市镇疫情防控指挥部运转的重要工作。自疫情防控阻击战再次打响以来,潘蕴琳像上了发条似的,立马着手工作,整理核实信息,统计报送报表,汇总报告材料,调度疫情防控的具体工作,饿了边吃盒饭边盯着电脑工作,累了在桌上趴一会,由此开启了她的疫情防控“白+黑”工作模式……
战“疫”之外,她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姐姐……愧疚,特别是对婆婆。这段时间一直是年迈的婆婆在家帮忙照顾孩子,大儿子才9岁,小儿子才刚上幼儿园。辛苦不说,让老人骄傲却煎熬的是儿子和儿媳都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潘蕴琳的丈夫是博望公安分局的一名民警,跟她一样同是基层党员干部,每天奔走在疫情一线。一家人坚守各自“战场”,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毫不犹豫地冲锋在前。
逆风而上,不惧疫情。“疫”线上,她们身着“红马甲”穿梭于大街小巷、村组房前屋后,充分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带动广大群众和广大家庭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在这个全民共同打响防疫阻击战的时刻,她们以自己柔弱的肩膀,默默扛起了自己的职责,构成了防“疫”一线上*美丽的风景!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