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博望春耕备耕“智”力足
一年好景看春耕。惊蛰将至,马鞍山市广袤沃野进入春耕备耕忙碌期。3月1日,记者来到博望区田间地头发现,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种粮大户们在准备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的同时,更多关注的是农业管理数字化平台、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化设备,这让博望区的春耕备耕变得“智”力满满。
上线亩地,怎么个种法?怀着好奇,记者来到位于博望区新市镇叶家桥村的马鞍山市有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从董事长到普通员工,只有7个人,却分工明确,有人专门负责农业机械操作及保养,有人负责操作自动化精量播种线、有人负责操作智能化设备……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似乎都有人管,但又似乎不费什么力气。
“因为我们有‘3+N’。”该公司董事长阚永生道出了秘诀。今年,有农公司通过与村集体、经营主体、农户合作开展优质粮油种植社会化服务,计划种植水稻6000亩。“3+N”模式是指以已建成的三中心(育秧中心、烘干中心、秸秆中心)为基础,打造数字农业工厂+农业新技术示范+农业科技应用+无人农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现代农业种植模式,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科技化、现代化。
“我们采购了自动化精量播种线个人操作,每小时可播种50亩;我们还订购了催芽室,日催芽能力600亩以上;新上了农业数字化管理平台,用上了物联网技术,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就能知道哪块田缺水,哪块田需要喷洒农药,一键就能操作。”阚永生说。
来到有农公司育秧工厂,虽然还没到秧苗培育期,育秧工厂里却早已作好春耕准备。50亩秧田地下铺设了水肥一体化管道,技术人员轻轻按下一个按钮,调配好的水肥就从秧田上方的喷口喷出,形成一片片水雾。
“这是虫情测报灯,可对病虫害情况进行预测;这是小型气象站,能监测风速、雨量以及土壤墒情。”指着田边一个像风箱、一个像路灯样的设备,有农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说。
“除了采购各种智能化设备,这段时间我们还采购了5台插秧机,并对所有机械设备进行了保养,确保春耕顺利进行。”阚永生说道。
添置“无人”设备 农业订单纷纷来
3月,小麦进入拔节期,博望区丹阳镇润海家庭农场麦田里郁郁葱葱。博望区农业农村水利局高级农艺师耿基玉和农场主尹锡全蹲在地头,观察麦苗长势。“老尹,叶片颜色有些淡,得赶紧追肥了。”拔出一根麦苗,耿基玉说。“好,正准备换一架植保无人机,今年试试用无人机来施肥。”
换台植保无人机是尹锡全早就有的想法,农场现有的那台是2020年买的,载重小,施不了肥。“已经选好了,今天经销商过来把旧的换走,过两天再把新的拿过来。”尹锡全说,种了20年田,越来越感觉到科技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科技,我也种不了再生稻。”
再生稻是一种“种一次、收两茬”的水稻,去年尹锡全尝试种了150亩再生稻,结果收益非常好,*一茬收益达到1600元/亩,第二茬虽然只有1000元/亩,但稻米口感好、质量高,非常受欢迎,并且收完后,中间有5个月的“养田期”,土壤肥力又得到恢复。
“今年打算种200亩再生稻、400亩的优质水稻,比去年多了100多亩。”尹锡全说,今年水稻仍然是订单种植,客户早早就把订单下了,他也已经采购了足够的种子、肥料,农机具也已准备就绪。“这个月20号开始育再生稻的秧,一个月后就能移插。”
春光不负,农时不误。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也离不开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连日来,博望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积极组织全区28名技术指导员走访种植大户,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让更多农民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王永霞 朱一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