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博望镇:产业赋能构筑新图景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方城县博望镇:产业赋能构筑新图景
方城县博望镇:产业赋能构筑新图景
河南经济报记者张治中 周美娇 通讯员赵显志
一年春作首,万事竞争先。脱贫攻坚已结硕果,乡村振兴号角吹响。记者探访汉张骞封侯地——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的村村寨寨,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绿荫覆盖、楼房林立、街道纵横交错的乡村美景,形成一道道独具特色的“高颜值”风景线,让人流连忘返。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根本。近年来,博望镇积极探索实践,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依托林木瓜果、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畜牧、旅游等“六大产业板块”,瞄准靶心,精准发力,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壮大,持久带动。
三月,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走进博望镇处处都能嗅到春的气息。摇曳多姿的垂柳已吐露新芽、沿途路边的梅花、樱花、玉兰花已然盛开……3月1日,在方城县博望镇“博望坡”黄金梨专业合作社,东风村党支部*张春峰正在向该村村民郑海鸥了解今年黄金梨情长势情况。
“梨树看似普通,其实树姿优雅,叶色浓绿,可赏花、赏叶、赏果。三月中旬满园的梨花就开了,美不胜收;8月中旬进入盛果期,垂涎欲滴。”说起种植的梨树郑海鸥言语间充满了爱意。
合作社里,郑海鸥同往常一样,在果园里走走转转看看梨树的长势,哪个枝头影响了坐果率,她一看便知,立马进行修枝。她介绍说,人勤地不懒,现有的黄金梨基地500亩,每年需要大量的人来做些手工农活,例如疏花疏果,给袋子套袋子,同时吸纳大王庄、陈庄、岳岗等周边村庄的在家妇女来就近务工,她们不仅可以在家照顾孩子和父母,把家给守好,还能在果园里务工,一个手巧能干的妇女一天*多能拿将近300元。
近年来,博望镇依托黄金梨主导产业,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带动了农户致富、村集体增收,推动了生态农业特色村的建设。博望镇党委、政府以前荒村、东风村等5个村为示范,组织、引导、动员群众规模化发展。到2020年,博望镇51个行政村中,有38个村初具规模。其中,前荒村3400多亩耕地种梨面积达到3300多亩,实现了人均一亩金梨园,年创收入2万元的目标,种梨大户徐运芝,种梨42亩,*高年收入近百万元。同时,在近两年的黄金梨销售旺季,动员电商团队广开网络销售渠道,镇党委班子成员变身电商主播广泛推介,仅2020年就促销黄金梨200多吨。
如今,在博望镇这片沃土上,满目都是梨园子,全镇种植黄金梨2.3万亩,梨果畅销30多个大中城市。小小“黄金梨”撑起了博望镇产业发展的一片天。
田野里,喝足了春雨的麦苗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田间地头,放眼望去,村里大大小小几十座温室大棚矗立田间,排列整齐,成为当地一景。尚庄村蔬菜大棚内的成串的番茄长势正旺,大小不一、“绿宝石”似的番茄果挂满了枝头。村民李国琴乐呵呵地说,“*近在大棚里数果,摘除病果,保证一骨朵结4个果,这样出来的番茄营养均衡。这个棚里的番茄再过几天就又成熟了,拿到市场能卖不少价钱那。”发展温室大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而这些忙碌的身影也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景。
尚庄村种植温棚蔬菜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不少农民积累了一整套种菜经验。温棚种菜面积不断突破,种植的精品蔬菜包括番茄、黄瓜、豆角、西芹等十多个品种。在2020年温棚种植上,张俊昌、沈天义、辛保勇、沈天民等24户农民采取秋季早育番茄苗,初冬移栽入大棚,番茄收完种黄瓜(或豆角)、摘完黄瓜种芍菜的一年三种三熟栽培模式,由于巧打季节差,土地四季都不闲,亩均收入突破了40000元大关。
博望镇是宛北*大的蔬菜园区,种菜面积近40000亩。其中,以塑料温棚为主的保护性栽培在8000亩以上。据了解,种温室蔬菜300亩以上的尚庄村、孟河村、小罗庄村、张洼村等14个村农户收入可观。由于种菜用工量大,这些村人人有活干,许多贫困户实现了脱贫目标。
近年来,博望镇学习山东寿光经验,建设蔬菜园区推行蔬菜保护性栽培,规模种植区域辐射到22个行政村,其中面积*大的尚庄村蔬菜园区面积1400余亩,建温棚460座,亩均年收入超2万元。在蔬菜园区建设中,该镇先后推广运用二膜三膜覆盖、无土育苗、配方施肥等20多项新技术,实现了蔬菜生产从露地种植向保护性栽培转变,从单一种植向间作套种转变,从追求产量向提质增效转变,从只用化学肥料向粪肥、化肥配套使用转变,从采用化学农药防虫治病向生物防治转变。
春到乡间,风和日暖。“如今在在家门口务工,收入越来越好……”54岁的东风村村民杨付生说。杨付生工作的地方是位于该村的河南润鑫禽业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青年鸡育雏。见到杨付生的时候,他正忙着给鸡舍进行甲醛消毒,“听谢厂长说,马上要进来一批新的鸡苗,前期清洗、消毒要做得扎实。”与该公司厂长谢自明攀谈得知,该厂不仅为周边的村民提供100多个岗位,也带活了东风村的村集体经济。
东风村党支部*张春峰介绍说,东风村农民经济收入大部分以产业务工为主。除了青年鸡产业,该村主要有以黄金梨,苗圃花卉为主的种植业,以养羊养鸡为主的畜牧业。“东风村过去就有种植苗圃、花卉的优势,2017年流转土地75亩,合作社经营以花生、玉米为主要作物,村内种植的品种有葡萄、黄金梨、蔬菜育苗、花卉及各种蔬菜。”
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幸福触手可及。枣园村的月季基地、小罗庄村的温棚种菜、李庄村的服装厂……不仅为村里的群众提供了就业增收平台,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还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如今的博望镇,古今交相辉映,传递满满幸福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产业富民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畅,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甜。
【新闻热线: 邮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