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望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新时代长江文明的江苏答卷

admin7个月前 (09-26)博望产业信息9

  从唐古拉山奔腾而下,长江一路浩荡万里,在奔流入海前,孕育滋养出一片富庶水乡。

  这就是江苏。因江而生,长江供应全省八成生产生活用水,内陆水域面积占比居全国之首;靠江而兴,以全国1.1%的国土面积创造超过10%的国内生产总值。

  2020年11月,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赋予长江经济带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新历史使命。

  一年时光飞逝,治江功在不舍。累计关闭退出化工企业4600多家、腾退生产岸线万个长江入河排污口、主要入江支流水质总体达优……

  始终沿着指引的方向,江苏铁腕治污、源头治水、系统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奋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书写新时代长江文明江苏篇章。

  飞鸟翩翩起舞,江豚逐浪嬉戏。初冬时节,南通五山地区草木繁盛,成为珍稀候鸟的栖息天堂。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全国*大进口硫磺集散地之一,那时江风一吹、黄尘漫天。

  2020年11月,在五山地区滨江片区考察时说,40多年前我来过五山地区,对这里壮阔江面的印象特别深刻。这次来,看到经过治理,曾经脏乱差的环境发生了沧桑巨变,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滨江生态公园。

  “点赞”不仅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要求。以生态绿廊“勾勒”江海,南通今年全面启动沿江沿海生态带修复建设,将贯通400多公里江海岸线,推动面貌焕新、功能重塑,这个江海之城正迎来新一轮沧桑巨变。

  不仅是南通。从洲岛到岸线、再到全域,江苏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母亲河日益恢复好气色。

  经过休养生息式保护,全国首个洲滩型国家湿地公园新济洲变身“长江绿心”,湿地率由5年前的40%上升到目前的50%;596个违规使用岸线项目全部清理,腾退生产岸线公里,两岸再现“江天一色无纤尘”;长江江苏段干流水质达Ⅱ类,入江支流全部消除劣Ⅴ类……

  为摸清污染底数,江苏率先排查出1.57万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并迅速开展监测溯源,全面实行分类整治、动态管理。自一家企业污水直排长江曝光后,常州不仅陆续关停沿江1公里内全部31家化工企业,还排查出安全环保风险隐患上千条、制定规范标准数百条,实现监管前移。

  大数据赋能,监管“长眼睛”。打开江苏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22万家企业纳入监管,海量线索不断汇聚,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履责情况全部纳入监管,屏幕上红灯、黄灯闪烁,倒逼各类问题限时办结。

  “执法长牙齿,执纪带紧箍。”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主任吴昌子说,一旦领办部门处置问题超过期限,黄灯警戒后只有同级政府督办后才能消除,红灯亮时纪检部门必须介入处置。

  政府主动作为,带动企业担当。江苏泰兴扬子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依江而建,日产高盐废水300多吨,曾因处理能力滞后被迫限产。引进新工艺后,废水经处理变高盐水,成为园区内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实现零排放——“园区内大循环、企业间中循环、企业内小循环”新模式逐渐落地生根。

  江苏省企业绿色发展同盟今年成立,强化行业自觉;“绿篱笆”等环保志愿服务先锋队遍地开花,汇聚社会合力;率先在全国以生态功能区为单位设立9家环境资源法庭,实现“*严司法”守护;加强政府投资基金引导,打造绿色发展引擎……从党政重点工作到全社会共同行动,江苏探索构建全民参与护江的共治体系。

  织密保护网,共护母亲河。“生态环境投入是基础性、战略性投入,这一理念愈发深入人心。”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李侃桢说,5年来,省级财政累计已投入1300多亿元,带动各级财政总投入近万亿元,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面转型的美丽江苏建设行动体系更加完善。

  朝阳初升,江苏*东端的南通启东市圆陀角景区,迎来*一缕阳光,浩瀚长江由此入海,东海和黄海在此分界,三水交汇,蔚为壮观。

  “全力守护好一江碧水,让长江生态环境改善的成果水里测得出来、岸上看得出来、群众感受得出来,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江苏省委*吴政隆说,江苏将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路子,一年接着一年干,年年都有新变化,让长江江苏段生机勃发,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自动化桥吊林立,舒展长臂准确抓取集装箱;堆场无人,装卸行云流水……初冬微寒,长江南岸出海口太仓港却热火朝天。今年,太仓港提前86天完成去年全年集装箱运输量,同比增长34%,有望连续12年领跑长江港口。

  作为黄金水道“钻石航段”,长江江苏段贯通上下游、联接海内外,主动脉作用日益彰显。自2018年长江江苏段12.5米深水航道投运,大船入江,江苏沿江港口及集疏运体系建设红利进入井喷阶段,货物通过能力、吞吐量,亿吨大港数等指标均居全国*一。2020年江苏沿江港口完成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约22亿吨、1300万标箱。

  不仅通江达海,更辐射广大内陆地区。石膏矿产地在宁夏,加工在闽粤沿海,两地无铁路直接通达,运输成本极高。今年年初,京沪铁路干线接入长江深水航道上的南京龙潭港,铁水联运无缝衔接,西北地区亦能辐射全球。依托港口优势,南京-中欧班列新线开行,部分货运国内段成本降低70%。

  长江主动脉助力,国内大循环畅通。共享供水网、合署办小学、共建产业园……同饮一江水,江苏南京江宁-安徽马鞍山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渐入佳境。今年年初,全国首个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覆盖南京及周边22个市区县,共同推动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通勤圈、产业圈、生活圈加速融合,全力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资源配置中心。

  作为全国制造业高地及多个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联结点,今年前三季度,江苏开票采购来自省内的占比超60%,来自长三角的超78%。

  开启“十四五”,江苏锚定“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目标,提升要素配置的全球影响力,打造从“体量优势”转向“质量优势”的开放强省。

  力推江海、铁水、公铁、空铁等多式联运,江苏综合立体交通运输格局日益清晰:通州湾“新出海口”20万吨级深水大港呼之欲出;“轨道上的江苏”主骨架基本形成,实现市市通动车;200万级以上机场达8家,居国内各省区*一;中欧班列开行总量、回程数量连创历史新高;80条国际集装箱航线余条国际航线通达世界……

  “水上、陆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表示,作为“交通强国”试点省,江苏将充分利用沿海、沿江、沿运河、沿新亚欧大陆桥的区位禀赋,建成具有世界级城市群特征的国际化综合交通体系。

  畅达有形之路,打破无形壁垒。在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苏州片区,苏州工业园综保区不久前推出重磅改革“保速通”:企业仓库内即可申报内销手续,助力打通内外贸。“短驳运输节省近1/3成本,送货从原来的一天缩短到三分钟。”首批试点企业大田物流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制度性开放探路者,两年来,江苏自贸区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51项,其中8项在全国推广,72项在省内复制。

  改革创新成果密集落地,“大进大出”变为“优进优出”。今年前三季度,江苏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6.5%,其中一般贸易增长23.2%;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7.8%,规模保持全国首位。至今年9月底,累计赴“一带一路”沿线亿美元。

  “新一轮长江经济带发展,正重塑江苏对外开放经济地理版图。”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说,沿江地区成为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参与国际竞合的开放引领区,沿海地区成为“一带一路”开放的战略要地、江海联动发展的主战场,江淮生态经济区争当开放发展生力军,新时代江苏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黄海之滨,国内*大跨度环保料场、绿色智能现代冶炼装备拔地而起——从依江的常州到向海的南通,是中天钢铁集团提升产业链能级的尝试,也是江苏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落子。

  这个总投资千亿元的绿色精品钢项目,将建成全国首家“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江海河铁多式联运”的花园式工厂,配套大规模集控和自动化系统实现机器换人,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破解“重化围江”,既有向海而兴的产业跃升,更有“腾笼换鸟”的绿色蝶变。作为江苏省*一个整建制关闭的化工园区,张家港东沙化工园涉及化工企业37家、职工逾3000人。如今这里已蜕变为江南智能装备产业园,重点引进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淘汰落后产能为培育高新产业腾出空间。2017年以来,江苏取消25家化工园区的化工定位功能,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碳材料、大医药健康、物联网、集成电路等地标产业相继崛起。

  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催动人才、要素、资源加速集聚。与崇明岛一江之隔的南通海门临江新区,已集聚2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建成全球单体规模*大的培养基生产基地等功能平台。“正是优质的自然生态和科创生态叠加,吸引我们选择这里。”益诺思生物技术海门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成林华说。

  化工行业提质增效,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泰州一家化工企业,经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改造,间二甲苯空气氧化项目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节水九成、减排八成、降本三成,产品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

  “全省化工产值削减近一半,但利润率在行业整体波动情况下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产业含绿量、含新量提高发展含金量。”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王显东说。

  今年前三季度,江苏PM2.5浓度同比下降14.3%,国考断面优Ⅲ比例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逆势增长10.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8%……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并行不悖,正是顺应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攻坚“卡脖子”技术,壮节点、通堵点。高效低碳燃气轮机、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和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等科研重器,致力基础前沿技术,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

  科技领先一步,产业领先一路。江苏做强30条优势产业链,已有6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一批链主领军企业、行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茁壮成长,成为国之重器关键力量。

  长江顺流而下,造就动力澎湃的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南京汇聚世界创新资源,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五连跳;无锡获批全国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成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苏州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位列全国第三……

  “十四五”期间,江苏将深化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25年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规模将突破6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42%。

  “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才能发挥‘*一动力’的引擎作用。”江苏省代省长许昆林说,江苏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扎实走好走稳高质量发展之路。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南通狼山滨江而立、风景壮丽。实业家张謇在此修建别苑“梅林春晓”,后成为高档江鲜馆。如今,曾经热闹的江鲜馆人去楼空,改建为长江大保护展览馆,*好的观江点免费开放,生动展示还江于民的生态******。

  变化背后,是十年禁渔的雷厉风行。截至目前,江苏退捕渔船2万余艘,转产渔民4万余人。

  从过度索取到全力减负,从生产性工程思维转向生态性有机思维,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新画卷正在江苏徐徐展开。

  禁渔退岸、留白增绿,长江江豚嬉戏捕食的画面不再鲜见,江豚环境DNA检出率由去年的28.6%上升至今年一季度的46.7%;在连云港,灌河口海域曾因化工污染消失不见的伪虎鲸、四鳃鲈鱼等标志性物种又回来了;在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成为近300万只候鸟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的星级“加油站”……

  “绿色是长江的底色,生态是长江的屏障,生态向好与否,生物多样性指标*具说服力。”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天琦说。

  从“太湖绿肺”西山岛的缥缈峰向南俯瞰,昔日大闸蟹重要养殖基地已整治为5000多亩高标准农田;污水集中处理,曾经的臭水沟恢复成洁净的河网。入夏,消失多年的萤火虫漫天飞舞,夜空中闪烁点点碎光……令人魂牵梦绕的江南水乡,正在生态修复中回归*本真的面貌。

  长江造就江南水乡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表示,江苏努力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把生产岸线变成生态岸线、文化岸线,再现春江花月夜的美好景象。

  梳理长江文化家底,就地取材打造文化长廊。镇江西津渡完整保存历史风貌,让人“一眼望千年”;化工基地关停并转,重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燕矶夕照”……将生态自然景观与长江渔业文化、诗词文化等元素有机融合,江苏一体推进生态修复、风貌保护、文化开掘、品质提升。

  江水不息,文脉不止。长江干流超过90度的湾有181道,奔腾入海前*后一道在张家港。走进张家港博物馆“考古里的长江文明”主题展,长江历史触手可及。在这里,通过剧本游戏式体验,观众寻找文物线索并层层推理,探秘长江文明脉络。

  “16处长江流域重要考古遗址出土的100件文物珍品在此展出。”张家港博物馆馆长钱峻介绍,4000多年前,长江流域就出现大量早期城市形态遗址,“枕山、环水、面屏”“顺天时,量地利”,处处闪耀天人合一光芒。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距长江南岸10余公里,经过城市“双修”,从废弃矿坑的“水泥森林”中长出森林的江苏园博园,承载着人们对天人合一的美好憧憬。

  入夜,以崖壁为巨幕,以山谷为剧院,巨型旋转台、摇臂配合三维实景、真人歌舞,光影交错、云烟层叠间,开启一段人与石的时光之旅……一场沉浸式演出《百年石光》,传递出一个鲜明理念:伤害自然必遭反噬,尊重自然方能共荣共生。

  从生态建设到生态修复,再到生态产能,江苏努力挖掘超越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新内涵,展现生态文明新图景。

  “生态兴则文明兴。”江苏省委*吴政隆说,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江苏切实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牢牢把握“五新”“三主”定位要求,以“赶考”的清醒再出发,以只争朝夕劲头、久久为功韧劲,奋力谱写新阶段新征程“长江之歌”壮丽乐章。

  省内首个残疾人非遗“匠”坊今天成立 帮助残疾人士学习非遗技艺 实现居家就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bowang.021cf.cn/index.php/post/3924.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新市厂房出租-汨罗在线

新市厂房出租-汨罗在线

  郊区 - 汨罗市新市镇107国道新市大桥往岳阳方向1公里处   郊区 - 汨罗市新市镇107国道新市大桥往岳阳方向1公里处   新市厂房出租,总面积1700平方米,位于107国道新市大桥往岳阳方向1公里处,暂有厂房300多平方,办公住宿房多间,交通便利,水电齐全,加工电到家,条件好。如有老板适合租用,另可加建厂房。,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汨罗在线看到的……...

新市地名网_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新市镇新市资料简介

新市地名网_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新市镇新市资料简介

  新市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新市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0506。新市与新禄村、叶家桥村、联三村、梅山村、釜山村、新河村、临川村、张茂村、来龙村、横山村、澄心村、刘山村、洪庙村、新农村相邻。...   新市地名网_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新市镇新市资料简介   新市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新市镇下辖的社区。城乡...

新年新气象!!博望区聚焦优势大招商精准发力邀客来

新年新气象!!博望区聚焦优势大招商精准发力邀客来

  原标题:新年新气象!! 博望区聚焦优势大招商 精准发力邀客来   黑田磨床及高速钻铣加工中心项目落地   上海远都高端机床生产基地项目投产   紧紧把握“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主线   用大投资、大项目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   博望镇工业园区的远都机床车间内,焊花飞溅,机声隆隆,几台起重机不时地来往穿梭着,一派热火朝天。这个上...

新开工4159套!2022安徽马鞍山棚户区改造名单出炉

新开工4159套!2022安徽马鞍山棚户区改造名单出炉

  2022年6月10日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发布2022年棚户区改造计划,其对改造名称、棚户区类型、改造套数等做了详细说明,那2022安徽马鞍山棚户区改造计划是怎样的   一、2022安徽马鞍山棚户区改造计划是怎样的?   2022安徽马鞍山棚户区改造计划是新开工4159套,共涉及含山县5个项目201套,和县8个项目493套,当涂县3个项目870套,花山区8个项目785套...

新形势下省级开发区发展如何再加力?

新形势下省级开发区发展如何再加力?

  “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经济强”。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作用愈来愈大。   日前,首届全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评价研究成果暨《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高质量发展百强省级开发区整体呈现“东多西少、南强北弱”的分布格局,而且南方地区呈现明显优势。...

新房源价格详情!马鞍山

新房源价格详情!马鞍山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新房源价格详情!马鞍山博望明发明博小镇售楼处电话-【售楼中心】位置   ★★网上售楼中心——欢迎来电预约尊享Vip一对一销售专业讲解服务!   ▼▼Vip贵宾置业====欢迎来电预约尊享内部折扣====匠心钜制恭迎品鉴!   总建...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顺博产业基地: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将超300亿元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顺博产业基地: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将超300亿元

  大皖新闻讯 2月17日上午,位于马鞍山博望区的顺博合金新材料产业基地的一个车间里,刚刚出炉的铝锭,热乎乎的直冒热气,工人师傅操作叉车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着码垛。大皖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项目去年4月份开工建设,11月份*一批铝锭下线。项目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将超300亿元。   2月17日,在顺博合金新材料产业基地的一个生产车间里,各种废铝被投进两台冶炼炉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