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乡村产业振兴“春之曲”
春已至,农桑起,四月的马鞍山大地,一派春忙新图景。
只见和县善厚镇万元白茶种植基地,一排排茶树郁郁葱葱,上百名茶农穿梭其中,忙着采摘“贵如金”的“明前新茶”,一双双巧手在枝叶间舞动,一叶叶细芽飞入腰间篓中,不一会儿,茶篓中就“盛”满了馥郁清香。
荒山披绿装,浓荫产业兴。从2016年进山开荒,到2017年引进安吉白茶,再到2019年开始采摘,有了各级政府、单位的“扶上马,送一程”,“军民之路”、烘干房、“环山游道”都有了,“不仅茶叶产量一年年递增,观光游览采摘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基地负责人王兴家的创业之路终见“春光”。
这边厢,茶香悠悠;那边厢,虾蟹横行。
在当涂县石桥镇谢公村,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农田映入眼帘,笔直的沟渠道路依次排列,虾农们正抢抓晴好天气,一边培育虾苗,一边放水、投放水草,拉开了稻虾产业“水上春耕”的序幕。“近日我们开始大量放苗,4月底就可以出成品虾,能一直卖到7月中下旬。”养殖户柏仕祥说。
2018年开始,谢公村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的水稻种植转向“稻虾连作”种养模式,农民在上半年养殖的小龙虾收获后,在水田里种植水稻、套养龙虾,实现“一水两用、一田三收”。目前,谢公村“稻虾连作”面积已达5200余亩,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我们口袋有钱了,也想为村里做点事。”前两年为村捐献了40余个太阳能灯,柏仕祥今年准备再做一点贡献。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近年来,以“两强一增”为引领,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在稳定优质粮油、健康畜禽2大重点基础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和县绿色蔬菜、当涂生态水产、含山精品茶果3大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产品小而特、布局聚而合”的“一村一品”,推动乡村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如今,小茶叶撬动“大产业”、小龙虾爬出“致富路”、小瓜蒌结出“富民籽”、小辣椒映红“好日子”……一个个特色产业如这大好春光般,生机勃勃、蒸蒸日上。以生态观光、水果采摘、观赏花卉为主题的乡村游随之“热”了起来,在马鞍山萌发出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
踏入博望区丹阳镇百峰村的金弹子千亩樱花园,十万株樱花缤纷绽放,摇曳生姿,静静诉说着乡村的春日浪漫。而在不远处的河塘自然村,一场美丽的“蜕变”正快马加鞭:道路平坦、绿树成荫,民居林立、鲜花怒放,空闲地块变身“五小园”,景观小品、美丽庭院随处可见,空闲农房成了精品民宿,乡村Mall、大锅灶、豆腐坊等休闲场所增添“生活”的仪式感……
“我们以‘农村旅游’为主题、美丽休闲乡村为抓手、环境整治提升为基础、农村宅基地改革为依托,全面打造诗画‘河塘’。”百峰村党总支*齐道贵表示,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百峰村正一步步探索,将金弹子千亩樱花园、百峰仙女桃等产业与发展旅游、民俗文化、农家餐饮等结合起来,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住宿、农事体验、休闲康养、亲子研学、旅游服务等新业态,增加村集体收入,带给村民更多实惠。
与此同时,含山县太湖村依托太湖山、凌家滩等资源,拓展果蔬采摘、鲜花观光、红色旅游、特色民宿等项目,打造“吃住行游乐购”产业链;当涂县桃花村,从种桃、卖桃,到赏花、卖景,在做好做足桃花品牌的同时,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步伐,村民兴办农家乐、民宿的热情高涨……
在希望的田野上,“绿水青山”正变成更多“金山银山”,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美了乡村、兴了产业、富了百姓。
来源: 马鞍山日报 作者: 邓婷婷
暖民心行动在花山 健康口腔伴民行
马鞍山花山区:*美不过夕阳红 老年大学丰富老年生活
马鞍山花山:政府惠民意 健身暖民心
【图片故事】“雷锋精神就在身边!”
中国十七冶:河南焦作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4号楼顺利通过主体结构验收
中国十七冶:博望区新城小学项目智能化施工图通过审查
中国十七冶:含山汽车零配件产业园六期项目投产
安徽省首个零碳智慧医院落地马鞍山
当涂县姑孰镇凌云社区“和合帮帮团”创新推出“点单式”志愿服务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