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望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博望区:小粉丝“牵出”致富大产业

admin6个月前 (09-26)博望产业信息11

  1月9日,结束了长达8个月的辛苦劳作,博望区新市镇洪庙村村民王凤家的2万斤粉丝销售一空。算完账,挣了十五六万元钱,一家人的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2年,王凤和丈夫一起返乡创业,在洪庙村承包了440余亩土地,其中30亩地固定种植红薯,其余400余亩地用于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轮作。5月份红薯苗栽下去,10月份收红薯。收完之后,就开始制作手工粉丝。“订单特别多,做出来的粉丝全都卖完了。”王凤笑着说,她家粉丝除了供应马鞍山市民,还有南京、芜湖的客户来订购。订单一多,王凤一个人也忙不过来,所以一到做粉丝的季节,她都要请村里老人帮忙,3个月下来,每位老人也能赚几千元钱。

  新市镇地处丘陵地带,有种植红薯、做粉丝的传统,每逢寒冬时节,村民们都会将收获的红薯制成红薯粉丝。洪庙村就是一个典型的“粉丝村”,该村种红薯、做红薯粉丝的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由于早些年分散种植、分散制作,红薯产量上不去,粉丝销售渠道也不通畅,产业发展一直受到制约。

  近年来,洪庙村因地制宜,把制作粉丝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从原料种植到成品销售的全产业链条。该村一方面破解红薯种植瓶颈,帮助村民引进新的红薯品种、进行规模化种植、发展订单农业,红薯品质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以“一村一品”为发展思路,以“党支部+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运作模式,对红薯粉丝进行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打造“纯手工粉丝”特色品牌,洪庙村粉丝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全村有30多户村民种红薯,总种植面积达1300多亩,村里的旱地基本都种上了红薯。”洪庙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李家义介绍,经过几年的发展,洪庙村红薯亩产平均能达到3500公斤,而3500公斤红薯能产700公斤的淀粉,捞制650公斤粉丝。按照每公斤粉丝26元的市场价,除去成本,一亩地的净利润能有七八千元。“我们的红薯粉质量好,回头客多,有的单位还会过来集中采购,销路特别好。”李家义的话语里透着满满的成就感。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王永霞 通讯员 高雅

  马鞍山市博望区:企业“出海”抢订单拓商机

  马鞍山市博望区:赋能“小网格” 激活“大能量”

  马鞍山市博望区:党建引领“壮筋骨” 助推村集体经济“细水长流”

  中国十七冶三项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2022年马鞍山市博望区新开工制造业项目投资增速达425%

  博望区:小粉丝“牵出”致富大产业

  社区构筑“防护墙” 独居老人“添保障”

  中国十七冶:芜湖市惠生联圩搬迁安置小区地块一开始勘察

  做就医服务“摆渡人” 护航群众有“医”靠

  马鞍山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64.5万元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bowang.021cf.cn/index.php/post/2237.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博望区:“新农人”让荒山变成“聚宝盆”

博望区:“新农人”让荒山变成“聚宝盆”

  图为桃林丰收,孩子们正高兴地品尝着自己亲手采摘的桃子   一批有志之士躬耕于博望区的荒山荒坡,矢志不渝在这片山坡地里追逐他们的梦想。天道酬勤,经过多年的耕耘,终于将这些荒山荒坡变成“聚宝盆”,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日前,我们采访了这些“新农人”,见证了他们在博望乡村振兴中躬耕的脚印。   “创业真的很艰难,但也很快乐。当你看见自己一锹土、一桶水栽植...

博望区:“早”字当头备春耕绘就一年好“丰”景

博望区:“早”字当头备春耕绘就一年好“丰”景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姿态,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立足镇情实际,早部署、争主动、抢农时,全力以赴做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   提早部署“谋”春耕。结合全镇实际,及时召开重点工作部署会议,对标对表上级下达的种植任务,认真分析全镇农业发展情况,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春耕备...

博望区:“美丽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再谱新篇

博望区:“美丽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再谱新篇

  近年来,博望区新市镇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为核心、以文明为底色,聚焦农业“产业+”发展链条,调优农业种植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推行“农业+文旅”发展新模式,建设“颜值乡村”,打造“美丽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再谱新篇。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聚焦优势特色产业,...

博望区:乡村美农民富新农村走上振兴路

博望区:乡村美农民富新农村走上振兴路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阳春三月,走进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百峰村,微波荡漾的荷塘、错落有致的房舍、干净整洁的道路、闲聊嬉笑的游客、忙碌经营的村民……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近年来,丹阳镇百峰村坚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上了一条乡村更美、产业更旺、群众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道路畅了,村民笑了。“以前这条路又窄又坑坑洼洼...

博望区:产业重塑跑出“加速度”

博望区:产业重塑跑出“加速度”

  一栋栋厂房“拔节生长”,一座座研发楼、办公楼交付使用,一间间厂房机器轰鸣……6月13日,记者走进博望区产业重塑“十大产业园区”,感受到一股热火朝天的“拼”劲。   二季度既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的黄金期。博望区坚持高点定位,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实施产业重塑行动,加快“十大产业园区”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强筋壮骨”。...

博望区:以高水平法治建设 推动宁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博望区:以高水平法治建设 推动宁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今年6月10日上午,看着150万尾鱼苗欢快地蹦入石臼湖,在场的石臼湖环境和资源保护跨区域检察联盟的工作人员都露出满意的笑容。这也是自今年5月,我市博望区、当涂县,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四地检察机关联合成立“石臼湖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跨区域检察联盟”以来,开展的第二次集体活动。   《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社会治理合作框架协议》、《宁博一体化司法协作机制协议》、《关于建立检察公益...

博望区:企业复产与项目建设加速度助推促进产业升级

博望区:企业复产与项目建设加速度助推促进产业升级

  原标题:博望区: 企业复产与项目建设加速度助推促进产业升级   今年以来,博望区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在抓好防疫的同时,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博望高新区马鞍山久利刀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快生产一批口罩切割机专用刀片。据了解,目前全国口罩生产企业满负荷生产导致切割口罩的刀片消耗很快,作...

博望区:党建引领“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

博望区:党建引领“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第三批*一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全省共有20家企业入选,其中,博望区的安徽联盟模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市海天重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马鞍山市中亚机床制造有限公司3家企业上榜。非公企业的蓬勃健康发展,得益于博望区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立足辖区企业实际及业务特点,健全非公党组织建设体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筑牢非公党建基础,以“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