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风华正茂的产业之城
江水悠悠,波光潋滟,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里,国家级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正以昂扬的姿态加速崛起。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公布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结果,芜湖经开区在全省国家级开发区队列中位列第二。
作为安徽省及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头部个国家级经开区,也是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市的一个重要工业经济发展阵地,芜湖经开区坚持产业为王、坚持创新驱动,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所交出的答卷远不止于此。
一提到芜湖,很多人就会想到奇瑞。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奇瑞汽车销量超过188万辆,同比增长52.6%,跑出了远超行业增速的加速度。
把视线投向奇瑞所在的芜湖经开区可以发现,这里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目前,芜湖经开区拥有规模以上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117家,集聚奇瑞、埃科泰克、伯特利、大陆汽车电子、万里扬变速器、马瑞利、埃泰克、纬湃汽车电子、延锋云鹤汽车座椅等重点产业企业。
2023年,芜湖经开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453.2亿元、同比增长35.3%;今年1—7月,芜湖经开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015.2亿元、同比增长29.9%。更令人欣喜的是,相关项目还在接续落地,今年以来已新签约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45个,总投资额12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
纵观芜湖经开区产业发展格局,“新”的特点尤其显著。在智能家电产业,这里集聚了美的集团、美博集团、江森自控日立、蓓慈电器等一批知名企业;新材料产业则涌现出楚江新材、众源新材料、鑫科铜业、神剑新材料、海螺(安徽)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一批卓越经营主体;光伏新能源产业集聚信义光伏、隆基光伏等行业龙头;新型显示产业有长信科技、东旭光电、三安光电、聚飞光电、映日科技等一批“行家里手”竞相“争艳”。
此外,芜湖经开区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也极具实力。中车浦镇阿尔斯通、雷尔伟交通装备、力钧轨道装备、杭萧钢构、瑞祥工业等重点企业分量十足,成为支撑相关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依托强劲的产业基础,芜湖经开区坚持科技创新,深化创新驱动,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目前,芜湖经开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3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4家;25家企业获评市研发“双50强”称号,占全市28.4%。2023年,芜湖经开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强度达10.1%。
此外,芜湖经开区培育了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2家,数量均为全市头部。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芜湖经开区还发挥国家级经开区“改革试验田”特色,出政策,亮实招,多维度助力营商环境提档升级,“一单承诺”极简审批、政府购买服务、“免审即享”、打造“经开事 精心办”的帮代办服务品牌……9月7日,2024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在厦门举行。会上,《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2024)正式对外发布,芜湖经开区《创设“营商芜优”企业诉求办理联席会议制度》入选综合类典型案例,充分彰显了这座产业之城的独特魅力。
芜湖经开区卓越的营商环境,吸引着大江南北以及海内外广大投资者纷至沓来,助力园区发展再上新台阶。数据显示,2023年,芜湖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7.7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99.7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居芜湖市第1位;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1.8亿元、同比增长20.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7.6亿元、同比增长9.3%,进出口总额125.2亿元、同比增长50.29%;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
江水东流,涛声如雷。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在安徽建设“七个强省”的征程中,在芜湖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的新目标牵引下,芜湖经开区聚焦产业发展,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国家级开发区的使命和担当。
旺季大考 看跨境包裹如何跑出“加速度”
拼品质设计 重材质环保 鞋企出口阔步走
多方面推动外贸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出口飙升,新能源车需破题“走进去”难
数字贸易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链”上发力 激发中非合作新动能
把握发展机遇 推动评级行业加速出海
“一带一路”上,中企描绘“走出去”增长曲线
深化创新发展试点 打造服务创新高地
APEC为亚太带来新的“战略机遇期”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