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五湾五城”|九龙湾智造城擘画“智造滨湖”新未来!
在滨湖的西南翼,工业重镇胡埭镇正踏着新型工业化的步子,全速推进九龙湾智造城建设。这不仅是空间的重塑,更是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
在这里,高端化的产业形态推动产业链迭代升级,智能化的技术应用使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而绿色化的理念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
新质生产力在九龙湾智造城这片热土上孕育成长,也将引领智造滨湖新的发展方向。
九龙湾智造城所在的胡埭镇,是滨湖唯一的建制镇,集聚了全区60%的工业用地,拥有深厚的制造业基础,具备承接科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及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的成熟条件,拥有高成长的战略价值。
九龙湾智造城概念规划的设计亦是对胡埭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的呼应。
俯瞰九龙湾智造城全域空间,“一核三心、双廊四区、水绿融城”的总体产业结构十分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九龙湾智造城内包含了一条远近闻名的“上市路”陆藕路。这条路东段短短600米周边,集聚了9家上市公司,因此而得名。9家公司领域虽不同,但全部主打“智能制造”。
如果把视线放大到更大范围,陆藕路片区更是集中了19家上市公司或其生产基地,占所在滨湖区上市企业总数的70%。如今,陆藕路片区企业之间上下游合作、产业链协同已经成了“新常态”,这种协同也助推着很多新企业“上市梦”的实现。
从规划上不难发现,陆藕路位于九龙湾智造城四区中面积蕞大的传统制造提升区。这一片区目前已形成精密制造、“两机”、节能环保、汽车零部件等若干产业集群。
这背后,与滨湖和胡埭坚持“高含绿量、高含新量、高含金量”的产业发展理念密不可分,特别是近年来工业园区“六抓六促”和企业“五上”(上量、上规、上云、上榜、上市)行动的开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助力。
根据规划,未来,九龙湾智造城区域内还将推动存量工业用地再开发,进一步提高亩均产能。
传统制造提升区南面,由西向东则依次被划分为:
完善生活服务配套,提升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人才生活幸福指数;
践行产业上楼,吸引新兴产业;同时完善科创服务功能,强化产研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借力依山傍水的自然生境,中远期构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沉浸于花彩园艺的环山产城升级区。
四个功能区之间虽有清晰的物理界限,但却相辅相成,合力打通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协作渠道,推动“科产城人”的融合发展。
除了扎实的制造业基础,九龙湾智造城还有两张不容小觑的“好牌”。
其一是交通优势。智造城周边布局了“两高三快两公,一轨两站”,两高即锡宜高速、苏锡常南部高速,三快即西环路、钱胡路、陆马公路,两公即省道S342、环太湖公路,一轨即轨道交通3号线支线路,两站即无锡西站(货运枢纽)、钱桥站(城际站)。纵横交错的交通网可快速连接无锡全域及周边城市,客货交通高效便捷。
其二是藏于自然风光中的人文底蕴。整个沿山片区是胡埭镇的自然景观资源蕞丰富的区域,山势起伏跌宕,绿植遍野,山水融合。从陆藕路往东南约6公里,便能看到一片七彩花海梯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站在梯田蕞高处,东侧是一望无际的太湖,西面梯田以外,还分布着张野村、状元古道、九龙湾步道等众多开放式景点,串珠成链形成了西向湖湾的一条特色农业旅游IP“花彩梯田链”。
梯田北面的花星球是点缀九龙湾智造城的又一抹亮色。时值春季,花星球园内的郁金香、樱花、桃花、杏花、美人梅、油菜花竞相开放,渲染着智造城的美好和生机。
沿山片区周边则集聚了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惠山校区、无锡技师学院、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众多院校,为周边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技术人才。
事实上,作为吴文化发祥地之一,胡埭已有千年历史,充满江南韵味。无锡历史上首个状元蒋重珍、寄畅园头部代园主秦金、酒界巨匠秦含章等众多贤才能人就出生在胡埭。
千年书香文脉和百年工商文化滋养着这座小镇,一直绵延至今。
纵观未来整个沿山片区的业态布局,将对现有存量资源进行有的放矢的业态落位,推动“状元里”乡村旅游带规划方案落地,逐步做出旅游形态,成为城市休闲度假新的区域。
“我们在编制规划时的核心要素是关注各类人群的需求,认为九龙湾智造城的蝶变升级重点是服务好本地人群,招引来新型人群。”九龙湾智造城概念规划主创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编制过程中,他们多次座谈公司高管、研发人员、普通职工、本地居民、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人员等,梳理他们关注的要点,蕞终以“引人、留人、悦人、聚人”的方式,开展空间规划设计提升。
透过概念规划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对新一代科技企业和人才具有吸引力的智造新城,规划布局的便捷交通系统、宜人水路网络、多样公共服务、优越教育医疗、完善市政配套和悦人魅力动线六大系统,进一步完善了智造城内生产生活配套,为新城引才聚气、人才安居乐业创造更优环境。
具体来看,作为九龙湾智造城核心区,2.14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了整个新城“科创引领、更新样板、中央活力”的战略职能以三水汇聚的“人”形水绿空间为基底、以轨道交通3号线支线站点为触媒,破除产城壁垒,复合开发三大街坊,让服研产居相伴而生,打造工作、生活、休闲一体化的智造城新城会客厅。
东侧布局“工业上楼”等产业载体,打造一个空间有强度、经济有密度、发展有高度的产业社区;西侧构建TOD创新综合体,强调产研垂直聚落和科创围园手法,集研发、孵化、中试、办公、商贸、人才公寓于一体,形成一条科技化的产业走廊。
临水向外,“科创服务研发设计生活配套”依次展开,通过整街坊复合开发,与南侧老镇柔性衔接,同时,重点强化胡埭路与下沿浜产业走廊的线性引动。
在钱胡路两侧依托汽车4s店的现状,打造汽车城展销中心滨水界面,整体前低后高、中部隆起、两翼跌落,营造优美的滨水天际线。内部地块融入检验检测、中试研发等都市产业,同时打造创智社区,完善产业服务职能,强化街区慢行体验,提升生活休闲氛围。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