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济宁市“两会”·代表委员声音聚焦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孙灵猛 郑扬 曹务行 冯璐璐)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2025年济宁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以“头等力度”大抓工业、齐抓工业,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代表、委员表示,将深入领会报告精神,坚持制造强市首位战略,在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面持续加力,为制造强市建设贡献力量。
今年,济宁市将坚持“抓大不放小”,起底式梳理38个工业大类细分产业,全部纳入15条标志性产业链、36条重点产业链。“一企一策”支持85家“链主”企业发展壮大,营收过百亿企业达到9家以上。新培育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等企业300家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0家以上。开展新一轮技改三年行动计划,集中资源要素打造“232”优势产业集群。
济宁市人大代表冯甲新:“一个万亿、5个倍增10个加力提效为济宁的发展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报告明确提出支持泗水打造全国重要的食品生产加工基地,更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发展、工业技改、科技创新等各项工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为济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泗水力量。”
济宁市人大代表李广健:“我们将继续加大投人,引进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为济宁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济宁市将健全完善梯次培育体系,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00家,新增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60家以上。加快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推动200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培育“晨星工厂”5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超过91%。
济宁市政协委员韩广健:“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将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深入调研经济领域,倾听企业心声,精准传递行业诉求,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同时,积极宣传利好政策,激发市场活力。相信在政府支持和引导下,济宁市经济发展将迈上新台阶。”
济宁市政协委员方春秀:“会议明确了高质量发展方向,强调了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重要性,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同时,优化园区服务,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济宁市政协委员满忠晓:“加强校地、校企合作,让高校人才走进企业一线,了解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通过联合攻关等方式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产业改造升级,为我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