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区:串珠成链乡村旅游焕发新生机
东湖村与百峰村,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项目,成为马鞍山市博望区的两颗璀璨明珠,在南京都市圈周边熠熠生辉,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打卡,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
在周末,走进东湖村天空之镜,湛蓝的石臼湖一改夏日的狂野,展现出温柔的草海与湖滩,吸引着游客们纷至沓来。有的人在此搭起帐篷或天幕,与三五好友一同赏景闲谈;有的人则流连于临街的特色小吃摊,品味着人间烟火;还有的人躺在草地上,享受冬日的微风与暖阳。
在这片美丽的天空之镜背后,是东湖村依托石臼湖特色风貌,通过流转土地水面、盘活闲置资源、修缮民房建筑等方式,历经多年精心打造的成果。曾经的泥泞滩涂已蜕变为美丽的湖边草原,民宿、餐厅、咖啡厅、小酒馆等配套设施点缀其间。它们均由东湖村的闲置房屋改造而成,既保留了村居村貌的传统风味,又增添了现代旅游的便捷与舒适。自今年五一试运营以来,东湖村已接待了大量游客,其中七成以上来自南京,截至目前,营收已达66万元。
漫耕旅游民宿管家张方敏介绍道:“目前我们的业态有餐饮、咖啡、民宿、露营基地,明年继续对外开放茶室、美术馆,希望给广大的游客带来舒心愉悦的旅游体验。”
走进丹阳镇百峰村荷塘自然村,高低错落的农家房舍错落有致,民间乡宿散落其中,大锅饭炒出了红红火火的乡村生活,小火车则转出了一片文旅新天地。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升温,2022年,博望区将荷塘村作为全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示范项目重点打造,对荷塘村进行了整体改造。农户闲置的房屋被改造成乡宿、团建会议室、乡村MALL等,同时开设了“三铺三坊”,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百峰的民俗文化。如今,荷塘村已成为马鞍山乃至南京周边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胜地。自春节以来,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已近300万元。
村民王月凤看着村子的变化竖起了大拇指:“生活变化是很大的,像我以前是在家做衣服的,这里开了餐饮以后,我到这边来就负责餐饮这一块,然后这边吃的住的都有了,来的外面游客也比较多了。他们来都说这里面环境变化很大,而且还挺漂亮的,他们来了之后,吃的喝的他们都感觉比较满意。”
在未来,博望区还将与农道乡宅(北京)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携手合作,依托和美乡村的自然人文景观,按照徽风皖韵的标准,长期租赁(20年)闲置农房、宅基地和村集体用地,新建、改建“乡宅小院”。该项目将聚焦田园养老、乡村创客、总部经济和乡宿民宿等业态,吸引城市居民以“租赁+托管”模式成为“新村民”,并推行“一亩三分地”联农带农机制,实现城乡生活的和谐融合。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计划分三期六年实施:一期投资8千万,二期1.2亿元,三期2亿元。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农民增收、资产增值和村集体受益,为博望区乡村振兴事业再添强劲动力。
东湖与百峰,东西辉映,共同谱写着博望农文旅融合的华彩乐章。近年来,博望区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致力于打造旅游品牌。百峰村、智峰生态园等项目成功入选省级精品项目,非遗进景区、汉服游等活动也借助多元平台广泛推广博望农文旅品牌。乡村振兴临湖片区、红阳村马场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已投入运营,涵盖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多业态。横山里文旅、博望-1975机械厂文创园等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博望“520美丽公路”更是将沿途景点如珍珠般串联起来,百峰荷塘、红阳马场等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为农文旅深度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
区文旅体局局长童伟说道:“我们将立足博望区丰富自然资源及地处南京都市圈的区位优势,结合‘四区一极’新博望发展定位,进一步深化农文旅融合,彰显徽风皖韵,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建成高品质旅游目的地,全力打造南京都市圈城市后花园。”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顾鹏
博望区:唤醒“沉睡”资源,释放乡村活力
博望区:串珠成链,乡村旅游焕发新生机
博望区:打好“三张牌”,激发文明实践新活力
和县功桥镇:首届“村晚”唱响农民美好新生活
花山区:安装燃气报警器 防患于未“燃”
慈湖高新区:点燃科技创新引擎 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与宝武智维、宝武重工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雨山湖东区排水韧性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收官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