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用林用地融合保障破解项目建设难题
“作为市级重点项目,博望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用地总面积181亩,其中林地面积86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博望分局局长宁博说,得益于用林用地融合保障,目前项目一期已供地并开工,项目二期已进入招拍挂阶段。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博望区丹阳镇董塘村境内,总投资约20亿元,主要生产汽车冲压件、底盘和方向盘等。
为了破解项目建设难题,马鞍山市采用用林用地融合保障方式,按照“一个系统”数据预审、“一个窗口”受理申请、“一套流程”并联办理、“一次现场”外业核查、“一个部门”出具批文,优化办理流程。“报件从用林上报到获得用地批复,前后共20个工作日,较推行用林用地融合保障前,节省了9个工作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用途管制科负责人王中说。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去年1月3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市林业局印发《用林用地融合保障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探索实施永久/临时用林、永久/临时用地融合保障,2023年全市共批准林地2586亩,同比增长154%。今年7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印发《关于深化用林用地融合保障工作的通知》,按照“用地用林一件事”,进一步深化“五个一”机制内涵,优化审批流程,明确工作职责,打造用林用地融合保障2.0版本。
为推进项目融合保障工作,马鞍山市全力加强组织保障,成立融合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各参与审查科室(单位)为成员,建立专题会议制度作为讨论审议上报行政办公会用地、用林审批事项的前置程序。
在推进过程中,马鞍山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保护林地放在重要位置,同步落实用地用林指标,做到“同步申报、同步安排、同步组卷上报”;认真落实节约集约用林用地制度,严格控制单次保障额度;根据项目建设时序,实行分期保障,确保项目按时开工,做到应保尽保。
与此同时,马鞍山市坚持会商提效,通过全面宣传用林用地融合保障工作、开展“企业面谈请进来、上门问需走出去”等,积极破解难点、疏通堵点。今年以来,全市召开会商会12次,解决重点项目用林用地难题197个。
马鞍山市不断提高审批速度,通过实行“五个一”工作机制,实现从指标安排、受理会签到审查批复全流程融合。用林用地融合保障实行同步安排指标、同步受理审查、同步出具批文,实现用林用地审批“齐头并进”,并通过并联审查、容缺受理,解决“林是林、地是地”的问题,形成互帮互补的工作格局。此外,实行“能减则减”“能并则并”,除必备要件外,项目立项、方案、选址等材料均只需一份,同时用于用林和用地报批,有效提升组卷效率。
“从‘前后脚’到‘齐步走’,从‘你和我’到‘你中有我’,从‘材料繁多’到‘一套通用’,改革成效明显。”王中表示,用林用地融合保障机制的运行,让全市重点项目用林用地审批时长大幅缩短,从申报到获批蕞快用时18个工作日。
“用林用地融合保障,加大了指标争取力度,保障效能显著提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在实践中收集问题、分析研判、完善举措,重点在指标争取、材料编制、审查审批等方面实现更深层次融合,做到“项目有需求,要素快保障”,以蕞快的速度让蕞好的项目获得蕞优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今年以来,全市批准林地1337亩,配套保障用地5856亩。
来源: 马鞍山日报 作者: 记者 任德玲 通讯员 彭彩梅
郑蒲港新区开展巢马城际铁路cmsg-1标消防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检查
郑蒲港新区姥桥镇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十七冶: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一期)项目A区工程荣获市级优质建设工程奖
博望区:榜样汇聚奋进力量 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博望区:文旅产业新亮点 助力乡村振兴
当涂县烟草专卖局:户外团建凝聚合力
马鞍山市首次开展秋冬季森林防火“以水灭火”专项演练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