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江晚报:东向发展的春风吹活一池春水
在苏皖交界处有两个丹阳镇,一个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一个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两镇街道相连,“一脚踏两镇,鸡鸣闻两省”。日前,记者随江苏媒体团来到马鞍山市博望区,零距离感受博望融入南京都市圈、东向发展的战略布局以及区域合作带来的样本效应。
博望区是安徽省马鞍山市2012年新设立的区,下辖博望、丹阳、新市3个镇和1个省级博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区总面积351平方公里,人口20万。近年来,博望区提出融入南京都市圈、东向发展的战略目标,东向发展一号文件、等高对接、“会师”南京主城、“打造宁博共同体”一连串战略谋划密集出现,东向发展的春风正吹活一池春水。
“2017年2月,博望就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加快东向发展实现等高对接全面融入南京都市圈的实施意见》。”博望区委书记郝轶琦说,“博望坚持东向发展,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东向,已经具备天时、地利、人和。”
从天时来看,2017年下半年以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间的合作内容愈加丰富,长三角一体化全面深入推进,区域合作机制更加完善。从地利来看,博望正在形成立体化的区位交通优势,与南京的江宁、溧水、高淳三区无缝相接。从人和来看,博望区政协副主席、区发展改革和经信委主任万瑞加了一个博望企业家的微信群,群里有数百位与博望有渊源的江浙沪企业家。“本地企业与江浙沪有这样紧密的联系,以及江浙沪企业对博望发展的关心,都是东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管政府是否在推动,事实上博望的发展已经是东向了。”万瑞感慨道。
天时地利人和之外,博望东向发展的核心优势还在于产业,以及建立在产业基础上的空间载体。
博望是中国机械刃模具之乡,刃模具产业属于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南京、昆山等地的支柱产业恰好形成配套。已落户博望、来自江苏昆山的黑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林海说:“企业到博望,不仅上下游能够配套,还能充分利用博望熟练的技术工人队伍。”
如果说产业互补是区域合作的蕞大推力,博望高新区则提供了绝佳的合作平台。博望高新区是安徽省高端数控机床集聚发展试验基地,园区拥有各类企业近2000家,其中规上企业170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
不仅如此,博望还将东向发展的目光瞄准了人才、技术、高校等创新资源。以产学研合作为例,坐落在博望的南京工程学院马鞍山数控装备研究院中试基地已建成投入运营。研究院与数十家博望企业开展产学研及科技成果转化、高端技能人才培训、大学生实训等合作,成功引进了一批对接型大项目入驻,有力推动了博望机床及刃模具产业的转型升级。
借着“东向”发展的东风,博望区越来越多的“融入红利”也开始加速释放。记者看到,宁丹科创园一期项目已经竣工,在丹阳镇设立产业对接园区,重点吸纳江宁区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产业,目前已承接江宁开发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项目30个,奥特佳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二期、三期项目已经签约;新市镇重点集聚南京及长三角地区3D模具、高端数控机床和新材料产业,远都机床、黑田复合加工中心、博牧无压痕模具等一批产业转移项目已经建成投产
东向,是情怀的延续,更是梦想的升级。主动向东看,打好“南京牌”,博望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健步走在合作发展、共享共赢的广阔舞台上。
两所“镇江中学”联姻 结对共建高品...
百校千企万岗,“苏”写就业新答卷
“同步新时代 智享夕阳红”——2024...
巧手剪纸迎国庆 非遗课堂进校园
用“改革之笔”绘就“镇江很有前途”...
京口区举行“倡导见义勇为 弘扬社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