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望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高质量发展园区行|惠州这个产业园瞄准“千亿级”发力智能装备

admin8个月前 (09-26)博望产业信息21

  近日,“喜迎二十大 惠州向未来——高质量发展园区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沿江而行,走进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骄阳似火,园区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无数建设者挥汗如雨,一个个工业项目建设正酣,一栋栋企业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产业大道纵横延展……

  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博罗实施“一带一圈一区”差异化高质量发展,坚持“项目为王”“产业强县”,聚力打造千亿级的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沿东江经济带打造“一园三区”,唱好集约发展重头戏

  东江在博罗境内蜿蜒144.9公里,孕育出“岭南万户皆春色”的盛景。

  做强县域经济,博罗开创性实施“一带一圈一区”的县域高质量差异化发展,根据各区域资源禀赋和地缘条件,规划沿东江经济带、环罗浮山“三生”融合产业经济圈和博罗东部乡村振兴区,打造“定位清晰、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的产业大平台。

  2020年,结合市委、市政府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的部署,博罗确定在沿东江经济带建设智能装备产业园。

  “建设千亿级产业园,我们重点选择具备一定基础配套区域,同时又拥有可持续扩大增量的连片土地,有利于引进优质企业和项目,也为将来发展储备更多空间。”博罗县副县长、博罗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李平向采访调研组记者介绍,经过详细调研讨论,博罗将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原石湾镇汽车产业园、园洲时尚产业园及龙溪园洲低丘缓坡项目等工业园进行盘整,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智能装备产业园。

  通过两次边界优化调整,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面积达到29.99平方公里,形成“一园三区”的发展格局,包括12.36平方公里的起步区,横跨石湾镇和园洲镇,以新材料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铜加工、精密配件、医疗器械等产业;6.72平方公里的园洲片区,主要位于园洲镇东南面,以新能源为主导,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储能等产业;10.91平方公里的阅江片区,位于龙溪街道和罗阳街道,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发展精密模具等产业。

  建设中的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园洲片区。

  “‘一园三区’的发展格局,更有利于打造各具特色、主导产业鲜明的园区,推动形成镇园统筹、产城联动发展局面。”李平表示,三大平台将石湾、园洲、龙溪、罗阳四个工业重点镇街串联起来,成为引领沿东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的“龙头”,从而带动沿东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对于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博罗有着明确的目标——到2022年实现产值200亿元,到2025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到2030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

  园区运作,要素需保证。博罗调动资源、人才等要素向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集聚,按省级产业转移园建制提升级别,采取“管委会+平台公司”管理运营模式,确保园区运行更灵活、沟通更高效。

  园区建设,规划要先行。博罗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高水平规划设计院,为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编制详细控制性规划、产业规划等,确保各片区主导产业鲜明,推进产业园高标准、高规格建设。

  园区发展,用地要保障。博罗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全力推进产业园征地拆迁、土地盘整。截至目前,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累计盘整收储土地1.38万亩,更好支撑园区合理规划与布局,为引进优质项目备足空间。

  世界500强正威落户,“一根铜线”拉起博罗铜产业链

  在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起步区,正威(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建设不到两年,规模已经显现。

  正威(惠州)新材料产业园键合丝无尘生产车间。

  键合丝无尘生产车间里,技术人员身穿白色工作服,智能设备生产出肉眼几乎看不见的铜丝,这是半导体的关键材料。车间外,德国西马克CR3500连铸连轧生产线安装进入关键期,该生产线万吨高性能铜杆,与传统设备相比,具有品质高、效率高、能耗低优势。与此同时,正威二期高导项目正加紧建设,主要生产轨道交通及高速铁路接触网线强企业深圳正威国际集团落户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投资建设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产业园项目,计划建成世界单体*大铜杆制造基地、世界单体*大铁路导线制造基地,为我国铁路、城际等智慧交通领域提供接触网线月,正威惠州高端铜加工项目投产。其中,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键合丝项目,是正威集团在大湾区落地量产的*一个高科技半导体关键材料项目。

  正威项目落户,不仅让铜产业成为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的主导产业,也为博罗带来了一条较为完整的铜产业链。以正威项目为上游,博罗还拥有产业链中间的10多家线缆企业,随着惠州益利素勒电磁线项目等下游项目陆续到来,博罗铜产业集群雏形显现。“目前,与正威关联的铜产业企业,在博罗共有23家,产值达百亿元。”博罗县中小企业管理局局长、博罗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卢慧明向采访调研组透露。

  正威项目落户,还引领改变博罗“满天星星,缺少月亮”的产业发展局面。博罗规上工业企业在全市各县(区)中是*多的,但企业大多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带动力不强,博罗缺龙头项目、“月亮型”项目、高附加值项目。“正威博罗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总产值不低于500亿元,总纳税额将不低于15亿元。”正威国际集团博罗项目总裁唐毅辉介绍,正威(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还将创造相当规模的就业机会、GDP和利税,并以产业化优势带动上、下游企业进驻惠州。

  作为产业控制力和根植性极强的“链主企业”,正威对博罗产业链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辐射引领作用。今年8月,博罗联合正威计划召开全县铜产业研讨会,竟吸引广深莞惠多家企业报名,无形中提升了博罗铜产业的知名度。“这正是‘链主企业’的带动效应。”卢慧明说道。

  据悉,博罗正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的涉铜材料企业以及高质量的电线电缆企业,并以正威等项目为龙头,引进对铜深加工产品需求旺盛的下游制造业企业,以铜产业的强链、延链为博罗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已经形成两条主要的产业链。除以正威项目为主的铜产业链外,还有以华达项目为主形成的汽车零配件产业链,广州中新汽车零部件、惠州太古汽车零配件、富士精工科技等项目相继落户产业园起步区、园洲片区,正在加紧建设中。

  “综合能源厂房一期电动厂房今年3月已建成投用,另外两栋厂房很快就能完工。今年10月,公司深圳所有业务将搬到这里。”深圳市欣旺达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晓波信心满满。

  他的身后,投资6亿元的欣旺达综合储能惠州正豪智慧工厂项目现场一片忙碌。去年5月在产业园起步区动工后,项目建设马上驶入“快车道”。未来两年,这里将有上千工人进驻,生产高性能的储能系列产品,达产后年产值将达10亿元。

  与欣旺达正豪项目直线公里外,欣旺达惠州新能源产业基地正开足马力扩大动力电池的产能。去年,欣旺达位于园洲的产业园完成工业产值120.3亿元,成为博罗首家百亿产值的企业。

  欣旺达能源项目接连落地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是博罗深化广深莞惠产业共建的一个缩影。

  翻开地图,博罗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东连惠州市区,西邻省会广州,北接河源、龙门,南与东莞隔江相望。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极具潜力的空间优势,更有利于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成为广深莞三大城市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项目排着队申请进园。”7月27日一早,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董事长看完园洲东片区离开后,园洲镇党委副*马一鸣留在现场了解项目建设*新进展。“我们优先选择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例如3月动工的汉德精密机械项目,主要研发生产空气压缩机,是行业“隐形冠军”,项目落户强化了园洲片区精密制造链环。

  作为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洲东片区总规划面积1万亩,包括2800亩新建区,目前有19宗项目落户,其中17宗正全面建设,其余2宗或在进行土地平整,或将摘牌动工。与此同时,园区后续招商势头迅猛,近期已洽谈意向落户项目超过20宗,意向总投资额大约100亿元,预计年产值超200亿元,税收约10亿元。

  项目是园区的灵魂,引资是园区的根本。“我们清醒认识到,要引资更要选资。”博罗县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张凌介绍,博罗县成立招商选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招商联席会审议招商项目,严把项目入园关,要求申请入园企业必须达到投资强度不低于600万元/亩、年产值不低于1200万元/亩、年税收不低于50万元/亩,以及投产后3年内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着眼于产业的前延后伸和横向集聚,以大项目、好项目为支撑,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围绕产业链招大引强,借助正威、欣旺达、华达等细分领域的“链主”企业,开展精准式招商。依靠龙头企业资源优势,产业园注重招引包括研发、生产、营销、售后等上下游优质企业,广泛吸引配套企业入驻,着力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功能完备的产业基地。落户产业园的华瓷通信、华红高、华利多等项目,就是通过电子信息设备产业链招商一并引进的。

  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共引进工业项目104家(起步区55家、园洲片区35家、阅江片区14家),合同用地面积共7684.77亩,合同投资协议总额约554.51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308.45亿元,税收49.88亿元;已投产5家,合同总投资约157.24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511.8亿元,税收15.4亿元。

  李平表示,强链补链是产业园管委会招商选资的重点工作,“接下来,我们重点瞄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孵化出来的高新科技类企业,进一步深化广深莞惠产业共建。”

  在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起步区,双向六车道的振兴大道笔直延伸,横穿起步区。未来,这条产业园主干道规划修到中韩(惠州)产业园罗浮新区康养国际合作园、产业园阅江片区,并连接博罗县城。

  依托G324、济广高速、从莞高速以及规划建设的惠肇高速、龙恺高速,以及广汕高铁、赣深高铁等国家高铁路网,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拥有便捷开放的交通网络。

  可以说,一条振兴大道,连接起博罗沿江经济带*大的产业平台,也将产业园连上了深圳都市圈、广州都市圈内“半小时生活圈”。

  “园洲片区就在从莞高速旁,园洲镇正申请在从莞高速修建一个互通,增设园洲进出口。”马一鸣介绍,有了互通进出口,就能直达产业园,实现“快进快出”。

  基础配套设施是营商硬环境。为高标准做好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博罗成立平台公司——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近两年来,公司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创新投融资机制,筹集和运作建设资金,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

  目前,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基础配套重点项目有10个,总投资达38.96亿元,涉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污水提升泵站及配套管网工程、电力线迁建项目、污水支管网完善工程、排渠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等。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园区交通、物流、网络、商业、文化教育等公共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生产、消费、服务等各项功能。”卢慧明介绍,产业园管委会还将通过人才补贴政策,为入园人才提供便利的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生活保障,吸引人流向园区聚集,为企业落地、转型升级提供发展新机遇。

  服务与效率是营商软环境。“从拿地到动工,只用了一个月。”华顺高科产业园集团董事长蔡智远对“博罗服务”“博罗速度”深有体会。惠州博罗华顺高科产业项目今年4月在起步区摘地、5月动工,未来建成开园后将为产业园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运营管理和配套服务。蔡智远介绍,项目拿地后,在项目建设审批、征地拆迁、道路建设、入园企业审核把关等方面,博罗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这一项项服务体现了博罗速度,才有了华顺速度。”

  近年来,博罗致力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福地”,政府做好“服务官”,让企业吃下“定心丸”。今年,博罗在全县开展营商环境综合提升年行动,“大厅之外无审批”改革、“无证明城市”试点、实施“一企一策”等实打实举措,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服务。“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博罗服务”,在入园企业中有口皆碑。

  振兴大道两侧,繁忙的建设场景一直持续。“快看,对面好壮观!”采访调研组一位记者惊呼,大伙抬头一望,只见正威(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在建的办公楼与科技楼上,中国古典建筑的飞檐如凤凰展翅,在红霞中翱翔。

  卢慧明解释,致力于打造功能实用型、生态绿色型高新技术园区,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将当地特色文化元素融入主打产业标志性建筑。“以后,产业园会有更多这样的建筑。”

  欣旺达又一项目落子博罗。在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起步区,占地4万平方米的欣旺达综合储能惠州正豪智慧工厂项目正加紧建设,综合能源厂房一期电动厂房已于今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已实现部分投产;其余两栋厂房正在加紧施工、装修,工程量已完成80%。

  欣旺达正豪项目落户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不仅因为可以与欣旺达惠州新能源产业基地产生联动,更重要的是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的区位优势格外引人瞩目。

  “欣旺达综合储能惠州正豪智慧工厂项目主要承接深圳业务,这里具有毗邻深莞的区位优势,能为项目对接上下游产业链以及转移工作人员节省大量成本。”深圳市欣旺达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晓波说,项目落户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不仅水电、租金等制造成本更有优势,还能与欣旺达惠州新能源产业基地产生更高效的联动。

  除了区位的硬优势外,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的软服务更让企业感到舒心。陈晓波回忆,今年1月,项目首栋厂房交付之时,距离整体规划方案定下的日子才刚刚半年。项目的高效推进,源自当地政府的用心用情用力,急企业之所急。

  为了满足企业尽快投产的需求,产业园还统筹资源,对项目周边的道路及供电线路进行升级改造,为项目尽快投产提供了有效支持。“政府的办事效率之高,让人印象深刻。”陈晓波说,需求刚提出来没几天,铺路机就轰隆隆地开到了项目门口。“这也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

  采访团专家代表、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经济学教授梁乃锋认为,博罗充分发挥其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地缘优势,坚持“项目为王”,以大企业、大项目为重点,“一根铜丝”牵起一个产业,围绕铜材料、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了以世界500强企业正威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企业,对促进博罗的产业结构提质升级起到了“稳定器”和“加速器”作用。

  由低效益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是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惠州立足产业基础,进一步健全完善“2+1”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服务链、供应链、价值链,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对产业发展的趋势判断具有前瞻性,发展定位准确,发展思路清晰。”梁乃锋认为,园区瞄准智能装备及相关产业,综合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实现了资本、技术、人力、信息等要素资源的快速集聚,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很有基础。

  梁乃锋建议,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要进一步明确产业链招商的方向,围绕核心产业,向下游企业倾斜,重点引进对整个产业链能够形成较强拉动和辐射作用的项目,做好强链和延链,真正做大做强智能装备产业;要下大力气努力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在提高土地供给、提升服务效能、改善城市软环境方面多下功夫,提升博罗对产业和大项目的承载力,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博罗还应注重本土中小企业的培育,要挖掘在个别领域具有核心技术的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梁乃锋认为,可在园区整体规划标准厂房,吸纳优质中小企业集中入驻,打造培育本土“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提升园区发展后劲和动力。

  面积12.36平方公里,横跨石湾镇和园洲镇,以新材料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铜加工、精密配件、医疗器械等产业。

  面积6.72平方公里,主要位于园洲镇东南面,以新能源为主导,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储能等产业。

  面积10.91平方公里,位于龙溪街道和罗阳街道,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发展精密模具等产业。

  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智能制造、医疗器械、精密仪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智能自动化设备、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

  项目的投资规模原则上不少于1亿元;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优先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上市或拟上市企业、细分行业前5名领军企业。

  1.实行园区投资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入园项目的建筑密度不低于30%;建筑容积率不低于2.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所需用地不超过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2.实行园区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项目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低标准制度,入园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不低于5700元/平方米(600万元/亩)。

  3.实行园区投资项目纳税强度(年纳税额/项目总用地面积)*低标准制度,入园项目年度税收贡献不少于750元/平方米(50万元/亩)。

  4.实行园区投资项目产值*低标准制度,入园项目投产后年产值需达到1200万元/亩以上。

  成立于2020年,分为“一园三区”,包括起步区、园洲片区、阅江片区,面积29.99平方公里,主要涉及智能装备产业领域,包括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铜产业等产业,目标是打造成为产值超千亿的国家级园区,带动博罗全县产业转型升级。

  在博罗,沿着东江看产业园区建设,有种身处“绿水青山”中窥见“金山银山”之感。

  罗浮与东江,赋予博罗厚重与灵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如果把“仁者”“智者”看成一个个项目、企业,兼具山水的博罗,未尝不是他们争相看中的福地。

  博罗没有靠山水吃老本,而是立足产业基础,在时代发展中谋创新、谋未来,走出“产业强县”的发展道路。

  科学规划“一带一圈一区”,博罗构建差异化发展格局,打造不同生态聚集的产业大平台,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沿东江经济带上规划建设千亿级的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无疑是博罗抢抓机遇做强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

  打造*流的现代产业园区,博罗探索构建上下贯通、集聚集约的产业生态圈,通过政府有效引导、战略性布局、全局性谋划、渐进式补齐高级产业要素,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深层次障碍,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实现园区差异化发展。

  引入领军铜企正威两年,博罗实现铜产业转型升级,用实践探索出“链主”引领产业升级、“链条”聚集成林做大产业链的模式,也为博罗加大“产业链”招商提供经验、增强信心。落户10年的惠州欣旺达,在博罗成长为百亿企业,吸引一批新能源项目落户,促使供应链企业跟进“转身”,这种壮大的“链主”企业产生的带动效应,也在推动博罗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兴则经济兴。今年上半年,博罗完成工业投资82.29亿元,同比增长32.9%,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个百分点。

  产业兴则县域强。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2全国百强县榜单,博罗县以第81位的排名入选,为广东省*一上榜的县。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bowang.021cf.cn/index.php/post/7119.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马鞍山: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马鞍山: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宁马城际抢工期、抓进度,宁马高速“四改八”保质保量全速推进,巢马城际铁路水陆并进……年中已过,项目建设向快向好的捷报频频传来;一个个加快推进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让一体化发展的美好未来“呼啸而至”。   五年来,马鞍山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全面融入南京都市圈为主攻方向,坚持全市域、全领域与沪苏浙同频共振,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气魄在一体化发展的大潮中劈波斩浪,用...

马鞍开发区

马鞍开发区

  【项目位置】项目位于马鞍山,邻近宁芜高速出口,高速交通发达,是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一2小时经济圈涵盖芜湖、南京、扬州、滁州、合肥、镇江 ...   2018马鞍山发生的大事件!马鞍山地王【中丞国宾府】住宅别墅具体单价面积数据解析   惠州泰丰牧马湖——开发商是谁!——惠州泰丰牧马湖——价格多少   霸州堂二里华山家园一期马上交房准现房热销中开发商自持...

高品质的生活高规格的环境2023年12月马鞍山开发区的这些热盘当然得看!

高品质的生活高规格的环境2023年12月马鞍山开发区的这些热盘当然得看!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很多人在买房这件大事上已不再只是追求刚需,更注重居住生活质量,你们一定要来看看这些马鞍山开发区大于6000元/㎡的高品质楼盘,规格优于价格,让你居住在风景中,生活在城市里,拥有一个五星级的家!   凡尔赛公馆。毛坯交房。绿化率35.5%。凡尔赛公馆楼盘地址:湖东南路198号。容积率1.96。凡尔赛公馆项目为多层,小高...

高品质的生活高规格的环境2024年03月马鞍山雨山区的这些热盘当然得看!

高品质的生活高规格的环境2024年03月马鞍山雨山区的这些热盘当然得看!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当建筑不仅仅停留在钢筋水泥这一实用价值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足够大空间又可以令三代人互不干扰,是所有成功人士理想的居所,看完下面马鞍山雨山区大于6000这些高品质楼盘,相信你已经不在纠结要不要买,而是想着要买哪儿的更合适!   大溪地伊顿庄园。项目为多层,高层板楼。霍里山大道与九华东路交叉口。容积率1...

高新区(新市区)生物医药孵化产业园奠基

高新区(新市区)生物医药孵化产业园奠基

  新疆网讯(记者牟敏)9月15日,高新区(新市区)生物医药孵化产业园奠基仪式在北区工业园举行。   该项目建成后,将依托高新区(新市区)的生物医药企业集聚优势,以及全疆*大的生物医药孵化器和新疆中药民族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培育中药民族药、生物制药、功能性保健品等产业链,形成从医药研发生产到市场营销一体化的现代化的医药产业体系,打造全疆生物制药产业核心区和全国特色中医药、民族医药...

高新工业园明沟改造工程启动

高新工业园明沟改造工程启动

  为进一步改善高新区城市环境,有力解决泰景山城、永和国际、江山赋、润山府、南山云顶等居民小区和周边商户污水排放难问题,近日,市住建局启动了高新工业园明沟改造工程。   该工程位于锦娘线米处,新建管线米,同南广路相交,该工程主要将明沟改造为雨水暗渠和两条污水管线日走进明沟改造工程现场,仍然能够闻到刺鼻的臭味夹杂在空气之中,在现场有近百名各工种施工人员在紧张忙碌工作,有的绑钢筋,有...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1年获批国家高新区,核准面积18.5平方公里,现实际管辖面积179平方公里,园区主导产业:电气机械和器材,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汽车制造。   2.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0年获批国家高新区,核准面积6.5平方公里,现实际管辖面积191.8平方公里,园区主导产业: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微电子及第三代半导体,大数据及现代信息服务,节...

高淳产业信息

高淳产业信息

  南京高淳支行正式开业,这是该行在高淳区设立的*一家分支机构。高淳支行的开业,使在南京地区服务网络布局进一步完善,为满足高淳地区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服务高淳实体经济发展奠定了更好基础。中信集团协同委员会江苏区域分会执行会长南京分行行长助理徐震、南京市高淳区区长蒋冰、区委常委陈亮等出席开业仪式。   开业仪式上,中信银行南京分行与南京市高淳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