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博望新区锡加工行业乱象调查
安徽广播网消息(记者:孔正茂) “丹阳的豆腐、博望的锡”,锡加工一直是马鞍山市博望新区博望镇的传统产业,但随着当地锡加工产业的日益发展,对当地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居民们意见很大。11月21号,记者在当地调查发现,这些企业都没有经过环评却存在多年,亟需进行规范。
在博望镇新联村北侧一百米的地方,有一处老旧的院子,院子里搭建了几间平房,这就是当地的一家锡加工作坊。记者以想要购买锡成品为由,走进院子里。当时,一座6、7米高的烟囱下,四口直径一米多的大锅正熬煮着银灰色液体锡,鼓起的气泡啪啪作响,产生的白色气体非常呛人。当时,一位工人正在用铁锹搅拌着锅里的锡。
除了铁锅里正在熬煮的锡,院子里还堆放着很多废旧的铝片、锡纸,还有一些粉末状的锡。而在厂房内的一角,已经熬制好的锡锭整齐的摆放着,有十块之多,每块25公斤左右。工人们说,他们是通过回收废旧的金属回来加工,成品销往江苏、浙江等地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家。
记者了解到,博望锡加工行业*大多数都是家庭作坊式生产,生产工序很简单。包括,高温熔化,掺杂化学物品去除杂质,浇筑到磨具中,冷却后取出等环节。其中,高温熔化产生的呛人气体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
据统计,博望镇锡加工企业共有15家,锡制品回收公司、分公司、门市部9家。但马鞍山市博望新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局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这些企业都没有经过环评程序。
虽然这些企业没有通过环评,但多年来一直在开工。有曾被一度叫停整改的企业,在停工了一段时间后,仍然再次开工,这让住在旁边的村民很无奈。在博望镇童王村旁,紧挨着村民住房的一处较大规模的厂房铁门紧锁。村民们说,这也是一家锡加工企业。上个月刚刚被责令停产,但换了一个地点后,一旦有货,企业还会继续生产。
明明知道这些小型锡加工作坊存在环境危害,为什么当地政府却一直没有将其取缔?针对这些锡加工作坊的现状,当地将采取哪些措施解决?
今年的2月份,马鞍山市进行了内部的区划调整,将当涂县的博望镇、新市镇、丹阳镇合并,成立博望新区。根据新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局提供的资料,2010年,博望镇锡加工行业总产值已经达到了4亿元,创造税收2376万元,占当地国税、地税总额的11.3%。博望新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局工作人员透露,如今的锡产业散、乱分布,污染环境的现状与以前政府的工作思路有关。
这位工作人员透露,这15家锡加工企业都没有经过环境测评,但却都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并在税务部门备案。也就是说,的确存在以环境为代价换来经济一时发展的问题。与此同时,锡加工产业一直是当地不少村民生存门路之一,从事生产、推销和收购的总人数已经达到300多人。正因为这些,给如今的博望新区的执法带来了难处。
记者了解到,考虑到企业生产污染大,马鞍山市成立博望新区以后,该市环保局、安监局、卫生局,以及博望新区管委会曾经对高污染的锡加工企业开展过整治行动。其中,对博望镇童王村当涂县兴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进行了停产整顿的处理。但博望新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局这位工作人员承认,这种整治行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据介绍,马鞍山市博望新区对锡加工行业存在的问题正在制定计划。内容包括,引导产业集中发展,组织、协调企业迁到工业园内,从而做到这一产业在可控、规范的前提下发展。但新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局承认,这一计划目前还没有时间上的明确安排。
经济发展不能以环境破坏为代价,更不能以人的身体健康被损害为成本。如今,刚刚成立的马鞍山市博望新区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加速发展,但是,传统的锡加工行业违规、无序生产的问题必然会让经济发展的成效大打折扣。我们希望这一问题引起当地政府重视,加速解决。对此问题,我们也将继续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