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学党史办实事 情系渔民解难题
“请问有没有接种疫苗,如果没有请尽快去接种……”8月30日上午,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小花津居委会村民石四八跟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居委会拿上宣传资料,便开始了一天的新冠疫苗接种宣传工作。
石四八是小花津居委会的一名公益性岗位护渔员,按照岗位要求,石四八原本每天只需上4个小时的班,但因近期新冠疫苗接种宣传工作任务较重,他便主动申请延长工作时间,开启“白+黑”模式,与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入户宣传。
“没干公益性岗位以前,三四十年时间,我都生活在渔船上以捕鱼为生,每天凌晨4点就要起床去收网,一年四季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在船上度过,十分辛苦,跟以前比起来,现在这个工作轻松多了。”当被问及每天超时工作累不累时,石四八便向大家说起了自己以前捕鱼的经历。
2020年,国家全面启动长江十年禁捕工作,博望区高度重视退捕渔民的转产安置和社会保障问题,并召开了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通过市场化招聘、公益性岗位安置、创业带动、灵活就业等方式让退捕渔民实现就业。石四八便是公益性岗位安置中的一员。
“在船上待了大半辈子,那时突然说不能上船捕鱼了,我非常不习惯,也担心自己没文化、没手艺,以后没有经济收入来源,一家人的日常生活无法维持。”当得知这个消息后石四八说道。后来在人社部门和居委会的的多次帮助和开导下,石四八*终接受了公益性岗位安置。
“如今大半年时间过去了,现在觉得在居委会工作很不错,不用风吹日晒,收入也很稳定。”石四八一边高兴地说,一边又拿起资料继续上门宣传。
由于石臼湖、姑溪河、运粮河重点水域实行10年禁捕,一大批渔民面临着退捕上岸后的生活就业困难。为切实解决辖区内“禁捕退捕上岸渔民”的就业问题,丹阳镇小花津居委会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了“送培训、送岗位”专项活动,加强上岸渔民技术培训,把渔民上岸后的就业保障问题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确保渔民上岸能致富、生活有保障。
同时通过走村入户现场调研,了解退捕渔民就业意向和技能培训要求,组织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并与辖区内的工业园区企业协调,做好岗位信息推送,使有就业意愿的退捕渔民实现就地转产就业。
“下一步,小花津居委会将继续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的落脚点,抓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充分利用大数据,打造好智能就业平台,提升就业服务能力,推动全镇就业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小花津书记丁开春说道。(张健 沈丽 王胜寿)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