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望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2035年的马鞍山什么样?《马鞍山市空间规划(2017-2035年)》公示!

admin7个月前 (09-26)博望产业信息50

  原标题:2035年的马鞍山什么样?《马鞍山市空间规划(2017-2035年)》公示!

  马鞍山市空间规划(2017-2035年)

  规划期限:近期为2020年,远期为2035年。

  规划分为市域和市区二个层次,市域即马鞍山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马鞍山市区、含山县、和县、当涂县,面积约4049平方公里;

  市区包括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辖20个街道及乡镇,面积约704平方公里。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国土、环保等多部门规划要求,统一总体发展目标、分项目标、指标体系及发展战略。

  至2035年,市域户籍人口在280万人、常住人口330万人、城镇人口27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约为83%。

  1.市域发展定位:安徽省承东启西的先导区,芜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一,沿江城市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安徽省先进制造集聚区,长三角经济圈重要的新型工业和山水园林城市。

  2.市域空间格局:至2035年,市域范围构建“两屏两廊保护、一核三带四点集聚”的空间格局。

  两屏:含山县自北向南的鸡笼山、褒禅山、太湖山,形成连续山林生态屏障;濮塘至大青山形成山林纵向绿色屏障。

  两廊:长江将市域一分为二,江心洲点缀其中,形成中心宽阔的江洲生态廊道;横山至石臼湖构成纵向的湖山生态廊道。

  一核:马鞍山中心城区,包括雨山区和花山区,是马鞍山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引导人口、经济向该地区聚集。

  三带:南北沿江城镇发展带和中部城镇发展带。南沿江城镇发展带,即以马鞍山中心城区-银塘-姑孰-太白-年陡为核心,向北连接南京江宁区,向南连接芜湖经开区。北沿江城镇发展带,即以乌江-历阳-姥桥为核心,向北连接南京江北新区,向南连接芜湖江北沈巷产业新城。中部城镇发展带,即以环峰-历阳-马鞍山中心城区-博望为核心,向东连接至南京溧水区,向西延伸至巢湖、合肥地区。

  四点:建设姑孰、博望、历阳、环峰四个副中心和未来发展的增长点,提升城市承载力和集聚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规划同时对市域交通设施和水利、能源、燃气、环卫等重大设施进行了统筹规划;并落实了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的布局和范围边界。

  1.城市性质: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和滨江山水园林旅游城市。

  2.空间管控指标:至2035年,马鞍山市区城镇空间总面积257.84平方公里,城镇空间开发强度72.7%;农业空间总面积274.63平方公里,农业空间开发强度10%;生态空间总面积200.88平方公里,生态空间开发强度1%。

  3.土地用途规划:至2035年,市区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4893公顷,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20858公顷,区域交通设施用地1957公顷、区域公用设施用地907公顷、特殊用地105公顷、采矿用地801公顷、旅游管理与服务设施、文物古迹及其他建设用地263公顷。

  4.控制线)按照省环保厅下达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具体内容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河流水系、生态公益林、水源保护区。

  (2)依据国土部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落实、划定市辖区的永久基本农田边界线)规划城镇开发边界线%。

  信息平台以马鞍山市空间规划规划编制成果为基础,构建一个全市各部门协同共用、共管、共建的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建设内容包括平台建设和数据库建设。

  (1)平台建设包含成果展示应用子系统、项目生成策划子系统、信息联动子系统、辅助决策子系统、成果管理子系统五个子系统。

  (2)数据库建设内容包括建立空间规划专项数据资源目录,形成各类空间规划的专项数据库;整合各类空间性规划和相关规划,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地理数据库。

  民生项目共落实点位项目的238项,其中:重大基础设施板块项目66项;重大民生板块项目172项。产业项目326个落实指定区域,由市场在符合规划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具体用地的选择。其中落入马鞍山经开区区产业项目78个,马鞍山慈湖高新区产业项目88个,雨山经济开发区产业项目60个,博望高新区产业项目41个,滨江新区产业项目15个,其他区域产业项目44个。

  《含山县空间规划(2017-2030年)》

  县域全部行政管辖区范围。包括含山县下辖的8个镇,国土总面积1027.80平方公里。

  至2030年,县域户籍总人口为45.75万,县域常住总人口和城镇人口分别为49.60万和38.20万,城区人口为28.00万.

  至2030年,县域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7.30%和78.00%;县域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39.67公顷以内,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0.01平方公里以内,国土开发强度不突破13.59%;县域公路(国省道)与铁路网密度为0.52千米/平方千米,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60.00平方公里。

  2.3 生态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指标

  至2030年,森林覆盖率达3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不低于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00平方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以城镇发展轴为主轴,以生态旅游发展轴为次轴;

  “三区”:中部的城镇发展连绵区,北部的现代农业度假区,南部的生态农业旅游区;

  仙踪镇,清溪镇,林头镇,运漕镇镇区作为城镇发展的四个中心;

  昭关镇、陶厂镇、铜闸镇镇区及重要节点。

  构筑县域“一核两极两片”的县域产业总体布局框架。

  “两极”为含山工业园和含山经济开发区;“两片”为北部低丘山林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区和南部平原水网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区。

  规划划定城镇空间总面积为126.98平方公里,占含山县国土面积的12.35%。

  农业空间:规划划定农业空间总面积为696.96平方公里,占含山县国土面积的67.81%。

  生态空间:规划划定生态空间总面积为203.86平方公里,占含山县国土面积的19.83%。

  至2030年,含山县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39.67平方公里,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103.25平方公里,区域交通设施用地20.16平方公里、区域公用设施用地10.09平方公里、采矿用地1.48平方公里及旅游管理与服务设施、文物古迹及其他建设用地4.68平方公里。

  规划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等“三横一纵,网状交织”公路网格局,引导疏解城市对外、过境交通,实现内外交通分离。依托含山高铁站枢纽、港口码头等重大区域******通设施,建设含山县区域交通枢纽,提升在省域、国家、区域交通网络体系的地位。

  水工设施:规划至2030年,完善县域内流域(区域)防洪、城市防洪除涝、危险工程除险加固、防汛通道建、中小河流治理等防城减灾安全工程建设,完成部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保护项目以及部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及公共安全。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县域一级城镇、二级城镇、三级城镇等层次,构建覆盖全县的社会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合理确定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至规划期末,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和安徽省的相关要求。

  城市开发边界用地以含山县城市建设用地为主

  永久基本农田边界:至2030年,永久基本农田边界线平方公里,占含山县国土面积38.37%。。

  城镇开发边界线:规划城镇开发边界线平方公里,占城镇空间面积的77.32%,占含山县国土面积9.55%。

  县域全部行政管辖区范围。包括和县下辖的9镇,即历阳镇、乌江镇、香泉镇、善厚镇、石杨镇、西埠镇、功桥镇、白桥镇和姥桥镇,总面积1318.59平方公里。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皖江经济带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历史文化休闲的滨江园林城市。

  至2035年,县域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2.00%和75.00%;国土开发强度不突破17.16%;县域公路(国省道)与铁路网密度为2.0千米/平方千米;耕地保有量不少于63500公顷。

  2.3生态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指标

  至2035年,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不低于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9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平方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县域范围构建“两心多点、一轴四区”的空间格局。

  “两心”指县城(历阳镇)和郑蒲港新区(姥桥镇),“多点”指乌江镇、香泉镇、石杨镇三个重点镇和白桥镇、善后镇、西埠镇和功桥镇四个一般镇。

  “一轴四区”:“一轴”指北沿江产业发展轴;“四区”指县城综合产业片区、东南部临港产业片区、西南部现代农业片区和西北部旅游片区。

  农业空间:规划划定农业空间总面积为824.90平方公里,占和县国土面积的62.56%。

  生态空间:规划划定生态空间总面积为245.93平方公里,占和县国土面积的18.65%。

  规划和县县域干线公路网将覆盖和县所有乡镇和重要园区,形成“四纵八横三联”的公路交通体系。引导疏解城市对外、过境交通,实现内外交通分离。依托北沿江铁路、扬马巢城际铁路、宁和城际、马鞍山轨道交通2号线号线、航道和港口码头等重大区域******通设施,建设和县区域交通枢纽,提升在省域、国家、区域交通网络体系的地位。

  水工设施:规划至2035年,完善县域内主要河流湖泊包括牛屯河、姥下河、太阳河、得胜河、石跋河、滁河等部分水工设施的建设,保障城市的生产生活需求及公共安全。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按照一级城镇(城市集中建设区)、二级城镇(重点镇)、三级城镇(一般镇)三个层次,构建覆盖全县的社会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合理确定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至规划期末,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和安徽省的相关要求。

  集中建设区包括中心城区和郑蒲港新区。

  “三翼”:城北产业片区、城东滨江新城区和城南综合服务区;

  郑蒲港新区——规划形成“一核、两轴、三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两轴”:为依托G347形成的产业发展轴,依托和州大道形成的生活发展轴;

  “三区”:三个功能片区,分别为:临港新城区、产城融合区和永久乡情区。

  规划至2035年,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边界线公顷(其中包含生态保护红线线公顷、城镇开发边界线公顷),占农业空间面积的65.04%,占和县国土面积40.67%。城镇开发边界线年,城镇开发边界线公顷,占城镇空间面积的84.61%,占和县国土面积15.89%。

  规划公示《当涂县空间规划(2017-2030年)》

  素材来源:马鞍山政府网、含山县政府网、和县政府网、当涂政府网、马鞍山发布

  长三角招商 葛毅明老师 微信同号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要素盘活推进联盟

  我们服务的企业 赠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要素盘活推进联盟 锦旗

  欢迎更多周边园区与我们进行合作。

  政嘉.长三角投资咨询服务中心   葛老师  微信同号

  邮箱(#请换成@)提交需求提交房源

  欢迎选择我们处理您的厂房仓库,或通过我们寻找厂房.

  运营中心地址:宝山区镇泰路111弄159号401室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bowang.021cf.cn/index.php/post/426.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4年一季度安徽工业用地榜单发布安庆、合肥、芜湖表现亮眼!

2024年一季度安徽工业用地榜单发布安庆、合肥、芜湖表现亮眼!

  工业用地出让活跃程度代表一个地区的工业发展活跃情况,同时也综合地反映了一个地区被工业投资者看好的程度,*直接地反映一个地区的工业用地出让,也是反馈一个地区工业投资情况的晴雨表。2024年一季度安徽16城市及县域工业发展态势如何?下面将从从成交面积、成交金额、成交单价三个维度,全市域、市本级以及县域三个层面,全面解读安徽省各城市工业地产动态与行业趋势。   安庆、合肥、芜湖领衔...

2024年马鞍山市博望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有关问题解答

2024年马鞍山市博望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有关问题解答

  2024年度马鞍山市博望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问题解答   1.在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能不能报考?   答:在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读的非2024年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在全日制普通高校脱产就读的非2024年应届毕业的专升本人员、研究生也不能以原已取得的学历、学位证书报考。   2.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能否报考博望区事业单位?...

315套!博望区刚刚公布2022年棚改计划!安置房在建项目清单出炉!

315套!博望区刚刚公布2022年棚改计划!安置房在建项目清单出炉!

  说起棚户区住房改造,那可是不少马鞍山人都十分关心的事。近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马鞍山市2022年棚户区改造计划!   2022年,省政府下达我市棚户区改造目标任务为:新开工4159套,具体项目情况如下:   随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又发布了2022年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在建项目清单。   今年5...

31亿63个项目马鞍山这个区有大动作!

31亿63个项目马鞍山这个区有大动作!

  博望区今年计划投入31.18亿元   3月19日,记者从博望区住建局了解到,目前,鸭绿江路、松花江路等18条道路设施建设加紧建设中,主城区6处绿色生态停车场已进场施工,三杨安置房小区改造已完成内部道路、雨污水分流及绿化景观等,人居环境得以较好地改善,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63个项目主要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安居、社会实业、市政公用、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