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望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未来场景+∞青墨“场建筑”的全新辩证起点

admin10个月前 (09-26)博望产业信息22

  建筑需要尊重历史,建筑必须活在当下,建筑更要面向未来。

  在青墨建筑设计提出的“场建筑”设计理念中,建筑设计的“未来场景+∞”是重要的思考线索之一,它被诠释为一种能够以“设计的机动性”回应场景需求,从而改变建筑属性的设计策略。

  在我们的很多作品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建筑与历史和文脉的某些联系。这些联系来自于我们的专业追求,也来自于市场和客户的接受度。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如果只是强化建筑与既往的羁绊,并非设计成功的保障,在近期很多项目里,青墨都在尝试一种立足于“未来变量”的设计观念。

  当我们与客户谈到未来场景,经常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错位感、随机性以及理想主义的假设。本文提到的“未来场景+∞”,其实是产生于我们对未来城市和场地现实的直接回应。我们希望这种回应并不局限于某个时代,它需要超脱于时代思维的思考方式,解答建筑概念的全新生成。

  从行政发布上说,中国*一个被明确提出的“未来社区”概念诞生于杭州,这里也是青墨实践的起点。杭州是一座古城,同时也是*有经济基础和前瞻意识去思考未来的城市,我们隐约发现其中存在的一系列辩证的时空关系。

  由空间构建,至未来输出。本文通过提炼8种不同的设计应对,将两者之间的交融、适应、以及探索性的进化关系,进行展现和解读。

  杭腾未来社区坐落于杭州未来科技城,作为城西科创大走廊全域未来社区建设的试点及标杆性项目,本案也是云城首个未来社区实践区域。

  基于“超级底盘”的底核逻辑与“未来城市理想单元”的营造法则,青墨建筑设计对于杭腾未来社区的整体规划理念,强调以一种“一心·一轴·一环·两街·多岛链”的形态,围绕EOD、TOD两个内中心,构建内外联通、蓝绿渗透、场景互动的生态体系,进一步将未来社区的多元场景有机统筹与串联,织就一座未来杭州的无界立体之都。

  立体复合的场域、站城一体的交通、缝合边界的景观、垂直可达的动线重未来场景+∞,是对未来城市高能量、更前沿的一次完美“增程”。

  在充满未来科技属性的土地上,总会诞生一个坐标,指引我们的目光。

  马鞍山科创中心位于马鞍山市博望区,基地南北长约141 米,东西*长约81米,像是一艘从工业文明航向未来海的巨轮。在设计的初始,青墨建筑设计通过梳理场地与城市的关系,从场所精神、科创需求和生态平衡出发,开始在未来和具象之中进行摸索。

  “L”型构成独特的建筑形体符号,是一种抽离的“建筑魔方”,创造出一种契合“宁博一体化”的开口设计,从而呼应建筑体的开放门户形象;充满科幻感的天幕LED巨屏,宛若超现实的“城市灯塔”;垂直于两大建筑体两侧的“悬浮花园”,与分布在建筑裙楼屋顶之上的“空中花园”,将自然编织到建筑中,产生戏剧性的消失效果;结构的“重力逃离”,是青墨建筑设计探索“反重力”设计的一次突破。

  科创中心的设计策略是一场面向未来的对话,在静默中观望着过去与未来的攀谈,与时间窃窃私语。大到化整为零的建筑体块,小到看待未来的天际视角,它关于未来、探索的尝试与思考,是超前引领的。

  青墨建筑设计通过摒弃略显规整的建筑原型,将公共教学楼体块自由打散,楼幢空隙之间形成各种尺度的庭院。重组之后的教学楼变身成为一座座绿岛,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庭院,令孩子们想要来一场丛林捉迷藏大赛。行走在教学楼之间,仿佛行走于一座微型城市,连廊仿佛城市中的巷道,各种尺度的庭院仿佛大大小小的布袋公园,自然无时无刻都在渗透进教学楼内部。

  走道宽度结合局部通高,营造出不同的空间体验和多样的街巷尺度;空间立体的接送动线,创造性地提出将全部车流导入地下接送方式的港湾式接送区,从而保证地面人行的安全;连廊的出现,增加了学校空间的复杂性及趣味性。开放流动的图书馆,显性能力就是“无界交互”,吸引师生随时随地可以来此学习、阅读。

  作为五常地铁上盖TOD的组成部分,天空之城小学本就是一种对未来生活超现实主义的描绘,也是一种在城市高浓度资源状态中,事关学习路径的全新方式进入,它充满了未来感以及可生长性。

  项目名称:杭州师范大学天空之城小学

  钱塘自古繁华,“杭”与“航”亦本为一字,风为动力海当路。除此之外,钱塘江自古便是水路贸易的主要航道之一,帆船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也是钱塘的代表形象之一。位于杭州奥体的海威项目,场地整体呈三角形,锋锐又有张力。青墨建筑设计的思考源点,便将钱塘江地域标签——“帆”作为设计起点。

  主楼“帆形流线”形态,结合钱塘江船帆的形象。帆应江而生,以“扬帆未来”作为设计概念,构建起一个帆江互生的空间场域,以乘风破浪寓意城市的未来蓬勃发展。

  建筑体块整体顺应场地边界,在统一的建筑语境下高低错落,与“莲花碗”体育场以及杭州之门的曲线,共同形成整个钱江世纪城江景天际线的点睛之笔。

  依江而建,形似群帆。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海威奥体项目踏着时代变迁的浪花,造就一座钱塘江畔的“未来之帆”。

  基地位于云谷小镇核心区,青墨建筑设计运用全域编织的设计思路,通过提取芯片面板肌理、融合古良渚图腾、江南古建祥云图样,形成独特“云芯图腾”大区整体设计概念。在高密都市打造无界产业创新微城。

  一条云轴,高效联系多维交通、公园社交、科技创新、智慧生活、文体活动、休闲娱乐、街区生活。景观设计过程中,大小景观全面考量景观场地的大、小关系,打破地块的局限,以全场景生态链接串联,构建可游可赏可休憩的“开放的围城”。

  错落有致的起伏建筑,形成层次丰富的城市天际线,为城市空间注入新鲜活力。通透的玻璃搭配深色铝板,营造出高端而沉稳的商务氛围感,并与浅色铝板材料形成对比,使建筑更加富有层次感、立体感、科技感。

  “未来式”设计对云谷而言,不只是一种美学表现,或者建筑形态上的某种“未来感”。它实际上代表的是用心设计未来建筑空间的前瞻性思维。

  富含城市记忆的建筑,往往与老旧一类的描述有着密切联系,如何将城市记忆植入到未来建筑时态,是青墨建筑设计在打造杨春湖项目时关注的核心。项目位于武汉市洪山区杨春湖板块,定位高铁商务区,场地划分为住宅和商业。

  正如上海的弄堂、北京的胡同,武汉的“里份”是这座城市共同的记忆。杨春湖项目建筑形态与空间塑造,源于对武汉独特“里份”文化的研究分析和抽象解读。将院落肌理、平面关系运用到建筑表皮立体空间之上,融入垂直绿化、连续弧形铝板,形体错动,增加高层的灵动感。

  “L”形状的立面造型,通过对体量进行分解,利用推拉、悬挑、错落等手段创造多变的组合关系,与多元商业空间的建构逻辑进行吻合,达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悬浮洄游步道,激发人的多样性行为与空间的互动,构成室内外一体的双重游览体验。面向景观视野打开的通高空间,使室外景观*大化引入室内。

  扎根于武汉城市记忆的垂直空间场景,在有限的场地里,建立起了城市、建筑和未来的空间联系,同时也是对武汉历史文化记忆的致敬。

  海门安息堂所在地块地势平坦,周边人流量少,距离村庄建筑群有一定距离,保持了一种天然的独立性。青墨建筑设计通过对建筑的结构、材料、光影、色调的研究,希望安息堂可以呈现出一种安详、静谧、开放的空间氛围。

  在建筑设计之初,结构设计就同步介入其中。考虑到中国南方墓地多以“环抱型”的形制构建,同时东侧又有河道,“前水后靠”的逻辑便由此生成。青墨建筑设计将开口开至东侧道路上,场地的三角区及边角用地作为绿地及停车用地,端庄的场地形制,成对称轴线引导进入。

  入口设计端庄,如文章起笔,如人之口,不做多余动作,用松柏和镇邪的石雕引导步道。入口处连廊与周围自然交融,没有压抑感。中轴尾部布置一处倒影池收尾,池中立有一座禅像或者佛像,寓意吉祥顺意。

  通过半开放的设计,让阳光充分进入庭院内,形成壁龛“庭院”。极具侘寂感的追思池,可以让追思人在一个优雅、美好的环境追思亲人。将骨灰放置区设置为六处庭院,给人们提供相对安静、私密的慰藉空间,顺应“六六顺吉”。

  令人肃穆、打破传统,设计表现出走入心灵的追思姿态,技术性的制约可以用不动声色的设计去化解,*终呈现的是一个打破传统、超越预期的结果。

  直线属于人类,弧线之美属于上帝。着眼于为成都天府慢谷设计一座对接未来的人居建筑,营造全新的空间秩序美学,青墨建筑设计追逐未来设计趋势,将动态的折线构成形式屋顶运用于建筑肌理与空间维度的构建中。

  天府慢谷叠墅建筑整体设计通过加深基座、形体退让、加入曲面元素,形成造型上的未来感。雕塑般的外立面,展现出了低调的轻奢美学,看似简单却有经典大气之感。

  天府慢谷未来生活实验室延续提取大理慢谷艺术中心的“折”线形体元素,以完全非对称的方式出现,带给人们的是完全陌生而又强烈戏剧化的建筑体验,引导人们的视线不自觉的向主体建筑物投去。

  与天府慢谷未来生活实验室基地临近的商街部分,两个相互分离的体积,由于线条的延续和切割手法的一致性,形成完整而又断裂的立面形象。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商街屋顶跳跃的节奏,是从传统四坡——屋面变形——嵌入天窗——加入木构,这样一个过程生成而来的。强化立面标识性,丰富商业空间感,既实现对传统的诠释与回应,又具有未来感。

  天府慢谷“弧线”、“折线”设计所形成的“起承转合”,步步引人入胜,诠释了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趣味性。建筑本体在一定程度上去呼应时代,呼应环境,体现科技、未来。

  八部作品,每一部都有一条独立的故事线索,但所有的结局却在一个“奇点”处交叉演化,*终跟随时间的洪流,走向*终的目的地:未来。

  而+∞的含义,在这里也就愈发清晰,它即是:一个项目的终点,很可能成为下一个项目的起点。这种对未来的无限探索,充满了辩证与统一的可能性,正如自然和文化、过去和现在、未来和多元,在未来场景+∞里是可以前后、始终连在一起的。

  本文旨在针对项目方案概念设计理念梳理、分享与交流,不构成对项目具体设计方案的承诺与保证,期待设计深化后实景呈现,*终解释权归青墨设计所有。

  Add: 杭州市西湖区紫荆花路2号联合大厦A座三单元405、406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bowang.021cf.cn/index.php/post/4106.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木材加工厂宿舍

木材加工厂宿舍

  马鞍山链家网马鞍山租房花山区租房租房   整租·台商兴业广场 1室1厅 北   花山区霍里台商兴业广场/20.00㎡/北/1室1厅1卫/高楼层 (19层)   整租·襄河湾 3室2厅 复式 南   当涂县当涂县襄河湾/139.00㎡/南/3室2厅1卫/高楼层 (6层)   整租·华东·宁泽园 2室1厅 南   雨山区...

未来三年博望区计划建设4千余套安置房

未来三年博望区计划建设4千余套安置房

  今年以来,区住建局围绕民生保障谋划项目,细致摸排全区拆迁安置需求,科学排定未来三年安置房建设计划。三年内博望区将在博望主城区新建4处、丹阳片区新建3处共计4134套安置房,有效释放土地资源,缓解征迁安置压力。   来源:明珠博望,博望印象综合整理发布。 如遇到1、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 2、所标来源非*一原创; 3、微信内容发现错误等情况,请*一时间私信“博望印象”或联系小编...

机器上楼汽车上顶

机器上楼汽车上顶

  城市用地从“增量”时代迈入“存量”时代,“腾笼换鸟”实现了亩均效益的首次飞跃。那么,同样一块地,“亩产”还能怎样再提升?   作为全国“亩均论英雄”改革优秀实践案例——“以‘亩均’评价英雄、以金融‘贷’动未来”的起源地,博望区给出了答案:向垂直空间要效益。“机器上楼汽车上顶”项目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厂房单层变多层,土地资源潜力被进一步释放,亩均效益有望再提升。...

机床之乡、模具之都这些机加胜地你知道多少?

机床之乡、模具之都这些机加胜地你知道多少?

  ☞ 这是金属加工(mw1950pub)发布的第   今天,小编打算聊聊各大机加胜地,金粉们大多是在机床行业耕耘多年的专业人士,对于下文提到的地名,你知道多少呢?你还有哪些补充呢?   “芜湖的剪子,博望的刀。”明朝时,博望农民为了生计,形成了“农忙在家种田、农闲外出打铁”的生产模式。而早在清乾隆年间,博望就以“造刀”闻名。   20世纪70年...

机械工程学院赴马鞍山博望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展访企拓岗

机械工程学院赴马鞍山博望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展访企拓岗

  日,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秘书董方方、智能制造工程系副主任田晓青及黄晓勇、陈珊等教师一行赴马鞍山博望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博望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科技局)刘晓垚介绍了高新区区内企业的基本情况和部分龙头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双方共同走访了马鞍山博新高科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同博新高科财务总监官升芳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了博望自动化智能装备研究院实验室的筹备进展。...

权威规划!事关未来马鞍山轨道交通建设涉及博望区……

权威规划!事关未来马鞍山轨道交通建设涉及博望区……

  日前,安徽省住建厅发布《安徽省“十四五”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安徽省将将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建成芜湖市、滁州市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启动马鞍山等市城市轨道交通主要线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400公里以上。其中,将建设滁州—南京、合肥—新桥机场—六安等城际铁路;建设合肥新桥机场 S1 线、马鞍山—南京等市域(郊)铁路。   “十四五”期间马鞍山的轨道交通规...

来了!来了!博宁毗邻1路、博望至当涂612路来了

来了!来了!博宁毗邻1路、博望至当涂612路来了

  博宁毗邻1路省际环线公交正式运营!   612路博望至当涂公交线路试运营!   博宁毗邻1路在原博望至南京客运班线基础上进行的公交化改造。每天日发24个班次,运营时间为5:30-18:00,票价4元/人次。   612路博望至当涂公交线个公交站点   博望公交总站-当涂汽车东站;运营时间:   发车班次:计划日发48个班次,每1...

来了!来了!博宁毗邻1路、博望至当涂612路来了!

来了!来了!博宁毗邻1路、博望至当涂612路来了!

  博宁毗邻1路省际环线公交正式运营!   612路博望至当涂公交线路试运营!   博宁毗邻1路省际环线路在原博望至南京客运班线基础上进行的公交化改造。每天日发24个班次,运营时间为5:30-18:00,票价4元/人次。   612路博望至当涂公交线个公交站点   线公里(单边);发车班次:计划日发48个班次,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