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马鞍山博望区新市镇生态富民的“幸福密码”
“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闲云随舒卷,安识身有无。”李白隐居在横山时留下诗篇。诗仙钟爱,令新市镇千年来成为一处至灵至性的世外桃源。
如今,博望区每年举行长三角城市山地自行车越野邀请赛,来自全国各地的骑行爱好者,从向阳水库到横山山麓,一路尽情饱览山水风光。
春迎草莓采摘、葵花成海;夏赏清塘荷韵、横山避暑;秋日泛舟湖上、满载瓜果;冬至做客农家、米酒醇香……眼下,新市镇按照“山水新市,健康小镇”的定位,聚焦生态农业、文旅融合、农旅融合、高端制造业等新兴业态,以生态优势助推绿色产业、集镇建设、乡村振兴,擦亮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品牌。
山水、田园融为一体,现代、古朴交相辉映。千年古镇迸发出别样活力,这只“绿凤凰”正舒展羽翼,清音亮唳,直入云霄!
“来,看镜头!”“真好看!再来一张!”横山路东侧150亩油葵热烈绽放,金灿灿的花海令人流连忘返,众多游客慕名而来、竞相“打卡”。
这里原本是一片荒田沼泽。去年新市镇协助新禄村以“镇+村+合作社”的模式,平整土地打造油葵观光项目,将游客引进来,把产品带出去,在实现农户增产增收的同时,又得到了景观效益,拉动了乡村旅游。
北倚横山,南濒石臼湖。新市镇充分发挥生态禀赋优势,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为核心、以文明为底色,聚焦农业“产业+”发展链条,调优农业种植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依托油葵观光、荷塘采摘、草莓园体验观光等项目,形成集种、赏、游、采、购于一体的产业链,擦亮“山水新市、健康小镇”特色名片,让农旅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特色农业生机勃勃,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坐落在中国刃模具之乡的新市镇,瞄准“高精尖”企业,闯出一条协同发展、绿色崛起的路子。
在新市镇工业园区,项目建设热气腾腾、企业生产如火如荼,从改善群众生活的民生项目,到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工业项目……施工现场,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等与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奏成一曲“交响乐”。
走进安徽东海裕祥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一条刻着“党员争先进 支部创*流”标语的宣传长廊映入眼帘。“三会一课”、党员示范岗、主题党日活动……东海裕祥强化党组织阵地作用发挥,将党建与产业相融合,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打造“红色引擎”。东海裕祥党支部*孙绵旗介绍,公司目前有21名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今年又有8名同志申请入党,他们在管理层和生产一线发挥了标兵作用,“公司剪折弯机等产品畅销海内外,上半年实现销售额2.95亿元,同比增长三成,年底有望突破6亿元。”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长2.3公里、横贯新市镇集镇东西的主干道镇西路正在加紧建设中,道路绿化、停车场等配套项目也迅速推进,“我们正抢抓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机遇,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做好精准服务,为企业多办实事、办好事,助力企业生产‘热’起来。”新市镇党委副*、镇长方兴龙说。
梦里水乡新市镇,绿水青山入画来。新市镇是一座千年古镇。石臼湖烟波浩渺、澄碧如镜、鱼肥虾美;叶家桥建于明朝、工艺精细、气势磅礴;横山风景区层峦叠嶂、翠色如染,仙人洞、石门、澄心寺、摩崖石刻、飞瀑流泉引人入胜……山环水绕,风景旖旎。
“守着好风景,摆脱穷日子。”绿水青山不仅涵养了这里的水土,更铺平了小康路;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老百姓向生态要效益、靠生态脱贫致富,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44岁的村民牛晓雪不愿种田,过去一直在镇上开个小花店,足够温饱。前年,她毅然承包了新河村7亩流转土地,建了个花卉园艺基地。
滴翠的虎皮兰、嫣红的四季杜鹃、别致的“宝莲灯”、雪白的茶花……应季草花摇曳在一方天地,琳琅满目、生气勃勃。正在浇水的牛晓雪颇为自豪地说,这两年订单不断,有乡村花境、路口小品、道路草花乃至居家盆栽,入秋后还要请10来个乡亲来养护,不然忙不过来。
牛晓雪说,基地之所以越做越好,不单单是自己的手艺技术,更归功于家乡好山好水的环境、绿色经济的市场。这两年,村镇的不少花镜小品都出自她手。“我希望能把家乡装点得更美,计划在花卉基地旁边做水果采摘,欢迎大家到新市镇来游山玩水、赏花摘果。”
小小一方花圃,可以见证美丽乡村的“绿色蝶变”。近年来,新市镇按照推进森林乡村建设总要求,立足实际,挖掘优势,以村旁、路旁、水旁、屋旁绿化为重点,规划村庄绿化,建设生态宜居家园,打造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协调、统一的功能性村镇,实现“村内有绿地、院内有花果、路渠有绿荫”的村庄绿化格局。
花木葱茏、黛瓦白墙、水鸟翻飞……放眼新河村、新禄村、张茂村等村庄,一幅幅淳美悠然的新景在山水之间徐徐铺开,一张张生动明媚的笑脸在山野乡间绽放,从“一处美”变“一片美”,从“环境美”变“生活美”,村民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绿色福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新市镇还因地制宜创新推进“绿色乡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真正实现了留住绿水青山、弘扬文明新风、振兴美丽乡村。
7月,村民刘才宝开着拖拉机在丹阳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田间辛勤劳作。他家里之前发生变故,欠债几十万元,走投无路之时,同村的刘有年向他抛出“橄榄枝”。他拿上了年薪,还清了债务,日子越过越好。他打心里感激。
刘有年是新河村村民,上世纪90年代,承包了两口小鱼塘放养鱼苗,摸爬滚打、越做越大,办起了全镇*一个国家级农业合作社,承包流转集体土地3000亩,村民当“股东”,年底拿分红;他还授人以渔,教大家养水产、种水稻,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他也被村民们一致推举为村里的新乡贤。
“过去,乡贤是指在村里有崇高威望的人。现在,乡贤指的是有口皆碑的模范人物、反哺桑梓的业界精英,以及所有愿意为家乡发展建设建言献策、出钱出力的先进典型,所以也叫新乡贤。”新河村党总支副*邵新峰说。
新市镇还是博望区有名的“好人高原”,一批批可敬可亲可学的道德模范、各类好人、凡人善举像一面面迎风的旗,令这座小镇形象更丰盈、底蕴更深厚。
沿路弯腰捡拾烟头,一位老人的身影由远及近。他是市十佳道德模范、新市镇老党员孟家玉。2016年,家门口一家服装厂发生,围观者无人上前。当时66岁的孟家玉在紧要关头大吼一声:“员跟我上!”老人协助消防官兵用铁棒猛撬卷闸门,带头用双手撑起了滚烫的卷闸门;手划破了口子,炙热的烟雾扑面而来,他也*不松手。在他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人撑起了闸门、拎起了水桶。
提及当年舍身忘死的义举,老人很淡然,“作为、员,永葆本色、为民服务是我的职责。”
勇救3名溺水儿童、悄然离去的来龙村村民夏同香,稻田里的“守望者”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种粮大户陶功臣,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奥运冠军孟苏平,鞠躬尽瘁燃烧自己的残疾教师邵新禄……新市镇的好人家喻户晓,发挥了强劲的引领效应。
文明新风劲吹,绿色乡风蔚然。据新市镇宣传委员赵清婷介绍,该镇大力选树宣传各类好人,同时“广纳英才”“就地取材”,吸纳退休老教师、老党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等群体成立一支“家门口”的宣讲团,讲身边事、道身边理、学身边人,鼓励乡民们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续写乡村振兴的精神文明篇章。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