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马携手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渐入佳境”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宁马携手 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渐入佳境”
博望区主城区 (本文图片来源:博望区委宣传部提供)
日前,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首个年度工作计划——《2020年宁马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工作计划》(以下简称《工作计划》)正式出炉。《工作计划》排定了规划、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理等九方面重点任务,逐一明确了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接下来,两地将以“计划书”为抓手,紧扣“一体化”“高质量”,携手跑好示范区建设“*一程”,努力实现“标杆性进度、示范化成果”。
从宁马两市签订共建框架协议,到成立联合指挥部,再到年度《工作计划》的敲定,作为我国跨省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的“试验田”,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半年多时间内开启了跨省协同发展的“光速之旅”,昔日备受瞩目的美好蓝图正快速变为现实。
产业发力 产城融合同城化雏形已现
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紧扣国家发展战略,以毗邻地区30平方公里为核心区,推进江宁-博望566平方公里(博望区全境351平方公里)建设。
合作示范区突出“长三角省际产城融合同城化发展先行示范区”和“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示范区”两大战略定位。其中,产城融合同城化发展先行示范区将着力打造为宁马同城化“粘合带”先行区,为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周边及长三角区域同城化发展探索路径。
万洋智能制造科创产业园项目的签约,是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磁场效应”的有力佐证。
4月18日,总投资50亿元的万洋智能制造科创产业园项目落户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是博望区建区以来引进的*大工业项目。该项目重点打造“产业集聚、产业融合、资源共享、产融互动”的产业新城,集制造研发、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生产生活配套、金融服务和智慧园区管理为一体,全面投产后产值可超60亿元,年纳税约3亿元。
拥有国家战略的优质营商环境,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为企业家角逐新高地。据统计,目前示范区已落户工业企业60多家,其中来自南京及长三角地区的约占60%。
博商创道产业园项目一期竣工,招引落户14家企业,其中8成为南京企业;台资企业乔崴进五轴龙门机床项目已经实现首机下线月份开工建设;奥特佳汽车空调压缩机一二期建成投产;苏州大学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总投资20亿元的南京腾亚精工精密工具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已签约……
携手共建 毗邻地区社会治理持续升级
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是一场“双人赛”,需要宁马两市共同发力。在宁马两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江宁、博望两区共同探索示范区建设方案,商定采取“指挥部+管委会+公司”的方式协同运作。2019年11月,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指挥部揭牌,两地实现合署办公。
具体建设过程中,两区通力协作绘制“作战图”,明确任务目标、时间节点、责任主体,着力推动全域一体化发展,毗邻地区社会治理水平在两区的协力共建下持续提档升级。
在统筹设计上,博望区坚持“六高”原则和“六个一体化目标”。以高站位谋篇布局、高规格组建专班、高频次对接互动、高标准规划建设、高效率落实推进、高水平产业协同为原则,围绕规划编制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环保一体化、产业协作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治理一体化的目标。
基建项目则在宁马携手中有序推进。道路交通方面,皖S446与苏S126省道连接线项目将于年内开工建设;G4221沪武高速增设出入口已获批;一体化衔接的毗邻公交客运体系正在构建,覆盖面持续扩大。环境治理方面,启动宁博跨界一体化示范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重点提升丹新河水质状况,整治两岸生态环境;加强横山林业保护,共筑生态屏障。社会民生方面,两区正式启动数字城管合作,签订《博望区城管局与江宁区城管局一体化联动战略合作》;“苏皖两省一街”警务室启动提档升级,加强警力保障……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在国家战略指引下,一个*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正在皖苏边界冉冉升起!(殷祝平 魏莹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