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力促乡村振兴
近年来,博望区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破解农村难题的突破口,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为目标,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迈出了强村富民、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2021年12月27日,阳光明媚,暖意洋洋。这一天,马鞍山市博望区12个村(社区)的负责人来到西城村村委会,参加股东代表大会,会上研究通过了股东分红方案。第二天,集体年终预分红款就拨付到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账户。给各村(社区)发放分红款的是马鞍山市兴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兴望公司是博望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由11个村和新博社区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抱团”组建,共投入资金500万元,于2020年10月注册成立。2021年公司从总盈利中拿出659万元按出资比例和项目管理提成进行分红。当天,12个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股东”,领到了*一笔年终分红款。
据介绍,兴望投资公司自运营以来共承接各类项目金额2974万元,盈利约990万元。公司除了承接很多大型项目建设,还通过劳务项目创造了一大批务工岗位,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增收渠道。目前,通过土地平整、坑塘复垦等项目带动周边村民近50人就业,增加收入近100万元。通过“以工代赈”模式,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物业管理、乡村道路保养维护及绿化等,带动周边30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近1000万元。“虽然上了年纪,但是体力还很富足,总想就近找一份工作,现在跟着公司干,稳当放心,收入也可观。”红阳村村民迟有飞开心地说道。
马鞍山市丹润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由博望区12个村以每村50万元的出资比例联合组成,在承接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园区管理等服务管理项目的同时,紧抓宁博新型功能区建设和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契机,整合各村劳动力资源,村村组建劳务公司,承接本辖区改水改厕、沟塘清淤、环境整治等“小微”工程,不仅为每个村带来一笔可观的经营收入,而且还带动了100多名劳动力就近就业,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
霜降过后,博望区八卦村一片繁忙,水稻开始收割了。然而在丰收喜悦的背后,却有一些农民对着收割好的稻子犯愁:“新收的种子水分高,如果得不到及时晾晒,很容易发霉或遭虫蛀。”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八卦村驻村孙宏保深入走访调研,提出了在八卦村建设一家种子(粮食)烘干中心项目的设想,并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认可和支持。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八卦村及周边村庄群众解决了“烘干难”的问题,而且每年还能为八卦村带来7.5万元的增收。
八卦村这一项目是博望区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精选项目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博望区把增加村集体收入作为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根”和牵动农村基层党建的“纲”来抓,先后将百峰村果木、新河村草莓、山河村和丹东村畜禽、八卦村和宝义村水产等涉农项目列入集体经济项目库,对上争取专项资金和产业化资金支持,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新河村过去产业滞后,以传统的水稻、玉米种植为主,效益低,群众积极性不高。2019年,新河村抓住马鞍山市乡村振兴(产业+)示范点建设契机,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聚焦优势特色产业,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加快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同时,合理运用村集体流转土地,打造草莓园基地、稻虾共养等经济项目,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民”的新型运作模式,推进“农户负责种植、合作社负责包装、销售、推广”的“一条龙”产业链,着眼“一村一品”模式,大力发展农业种植产业,助推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长,吸引周边群众就业,努力实现农民群众共同富裕。
如今的新河村,村容村貌“大变脸”,经济发展“大翻身”,通过技术培训与示范,带动新河及周边地区草莓种植技术的提高,通过产业帮扶,发挥农业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目前,草莓大棚种植统一品种,统一技术规范,面积约200多亩,户均年增收5万元,人均收入3万余元,村民的口袋越来越鼓了,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了。”说起新河村的改变,村支部*邵新峰满脸笑容。
新河村将继续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打造特色果蔬采摘园和现代设施农业观光园,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建设“颜值乡村”,依托稻虾共养、草莓园体验观光等项目,打造“美丽产业”,形成集种、赏、游、采、购于一体的产业链,力争出精品、显品位,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字之变,却道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真谛”。眼下,乡村人才匮乏是制约村集体经济的一大痛点,为确保“人才+项目”发展模式得到1+12的效果,博望区积极搭建农民群众与“智库”沟通的桥梁,在百峰村率先成立全区*一家“乡学堂”,为村民开展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培训,不断增强他们的生产水平、发展能力、致富本领。
百峰村党总支与北京绿十字公司、市农业农村局及多家社会公益组织合作,通过“乡学堂”积极引技、引资、引项目,同时注重发挥本地“能人”的作用,以促进本土乡村人才队伍的壮大,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托好底。“乡学堂”为实现教学效果,主动征求村民关于课程的意见。根据村民们的意见,种养技术、民宿建设、旅游服务、电商服务等相关知识将搬上“乡学堂”的讲台。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抓手,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博望区坚持党建引领,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充分挖掘和整合各村、社区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要素,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开拓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形成“一村一产业”或“一村多产业”格局,抱团取暖,不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档升级,产业加持让乡村振兴的步伐越走越快,后劲越来越足。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