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区——闯出“示范”争创“典范”国内首创、国际领先!
博望区——闯出“示范” 争创“典范”国内首创、国际领先!
金秋时节,富时科创产业园项目国内首台套纳米真空等离子涂层装备产品,在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成功下线。作为江宁、博望精诚携手、联合招引落户示范区的首个项目,这家总投资超10亿元的“瞪羚”企业,从签约落地到实际投产用时不到两个月。
紧扣“一体化”、“高质量”,展现快节奏、高效率,“首结硕果”的富时项目,恰是宁博跨界一体化发展强劲脉动中*为生动的注脚。
去年底,承载探路先行、创新示范国家使命的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各界期盼中“呱呱坠地”。年轻的博望区,由此站到了历史聚光灯下,开启了新时代全新征程。
迎风奋楫,千帆竞发;登高博望,今更胜昔——
在“一”上下功夫、在“同”上做文章……一年来,在国家战略指引下,博望以“开局就要奔跑,起步就是冲刺”的昂扬姿态,大胆试、勇敢闯,走前列、当尖兵,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全面加强与南京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对接合作,奋力推动示范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新境界,一个极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正在苏皖边界冉冉升起。
载梦而生,逐光前行。今天的博望,正沿着“六个一体化”路径,在先行先试中努力闯出跨界融合“示范”,争创以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典范”,奋力打造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高质量一体化转型升级*佳样板,在落实国家战略中彰显更大“博望担当”,展现更多“博望精彩”。
打破“壁垒”打造“同城”——跨界一体化发展磅礴起势
对唇齿相依的江宁、博望而言,共同建好“高标定位”的省际“样板间”,这既是光荣使命,更是全新的“时******题”。
从“背靠背”到“面对面”,走进繁忙的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指挥部,由江宁、博望“两套人马”合署办公的新机构,正高效顺畅运转。
“博望立即行动,建立起区委抓总,各小组专项对接,示范区指挥部派单,各部门报到的工作体系,与江宁区实行点对点、人对人、任务对项目的工作模式。”博望区委常委、示范区博望指挥部指挥长俞洋说。
开局决定全局。推动跨界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让“物理融合”产生“化学反应”,打破行政壁垒、创新体制机制,无疑是*好的“催化剂”。
在宁马两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江宁、博望两区共同搭建起“领导推进小组+指挥部+投资公司”的“三层次”工作架构,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大平台,谋定具体工作任务清单,建立起常态化对接商讨机制,为示范区建设汇聚起“*强合力”。
机制转起来,人员动起来……凭借制度创新,突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推动示范区建设“跑起来”,形成了一批示范性、带动性的合作成果——
两地共同研究编制的多项发展规划正紧锣密鼓推进,规划体系“四梁八柱”加速形成;产业协同加足“马力”,合作共建沃土“生花”;涉及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六个方面的一体化合作协议正式签订,同城化步伐越来越快……
打破“壁垒”,抽掉“隔板”,一系列新布局落子如飞,一幕幕新变化目不暇接。今天,跨界一体化发展热潮正如热浪奔涌,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磅礴起势。
与此同时,我市还与安徽省投资集团合作,共同建设博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努力把示范区打造成为长三角一体化跨界发展的领先区、南京禄口机场空港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的示范点、马鞍山市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创新协同产业共荣——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力提速
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把“发展落差”变为“发展空间”。
对致力于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博望而言,新动能、新活力从何而来?
走进位于示范区内的博商创道产业园,一期22栋定制化厂房已销售一空,80%的入驻企业来自南京。“我们紧急追加投资,二期建设正加速推进。”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娟说。
1月份考察,3月份签约,总部位于江宁的南京腾亚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正是看中了博望良好的产业配套基础和示范区的发展机遇,迅速决定将总投资20亿元的项目落户示范区……
“今年截至目前,全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中,超六成来自南京地区。”博望区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姚小平说道。
春江水暖“企”先知。示范区“金字招牌”,正吸引越来越多企业纷纷抢滩,博望已成为南京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投资兴业新高地,在“一体化”中谋求“更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更多的新动能正在加速集聚。在总投资10亿元的5G数字通信产业集聚基地项目现场,土方开挖即将开始……在全面加强与江宁区产业协作,实现产业强链补链的同时,博望区还聚焦“一高三新”,加快新兴产业招引培育力度,打造产业“小尖强”,力促发展高质量。
博望充分利用南京人才资源和创新资源溢出,与东南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院校对接,打造离岸试验室、中试基地等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整合壮大产学研用链条。
值得一提的是,由江宁、博望联合出资组建合资公司,占地约1000亩的“宁博创智谷”已签署框架协议。未来,这处位于示范区内的合作平台将按照“统筹功能、分期规划、定制开发”的模式开发建设,全力打造“创业新高地、创新策源地、创造始发地”。
与此同时,博望还放眼整个长三角区域,谋划协同创新及成果转化。
“与苏州相城机器人研究院合作开发建设的苏州大学(博望)创新研究院即将正式签约。”博望区科技经济信息化局党组*张琴琴说,此外,博望正与上海交大密切接洽,计划合作开发建设科创飞地研究院。“‘科创飞地’建成后,‘研发在上海,转化在博望’将成现实。”
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更多一体化成果惠及群众
“以往总是我们这边的孩子希望到南京去上学,没想到南京人也想把小孩送到我们的学校来读书!”站在设施面貌一新的南京市百家湖小学博望分校内,博望区教育局局长魏小勇如是说。
今年8月,马鞍山丹阳中心学校与南京市百家湖小学签约合作办学,百家湖小学组织优秀管理团队进驻,正式拉开了“宁博教育一体化”的序幕。未来,博望将有序导入江宁区优质教育资源,*终实现两地教育同步、同频、同化。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博望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在跨界一体化发展中着力补齐民生短板,让示范区建设成果更多更好惠及群众。
8月29日,江宁区和博望区交界处限制大卡车通行的4个“限宽限高门”开始拆除,彻底搬走了梗阻两地20多年的“拦路虎”。打通“断头路”、开通“外环线”、畅通“微循环”,全面完善高铁、高速、骨干路网,让两地居民迎来出行的全面提速和畅通时代;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两区明确对片区内“山水林田湖草”进行整体梳理、联动保护。一条丹阳河流经两地,过去因为防汛、治水起纷争,如今建立“联合河长制”,分段包干管理;
同护一条河,也要“共饮一江水”。宁博两地开展水务一体化合作,由江宁水务集团承担博望的区域供水,*快今年年底,博望区丹阳镇百姓就将喝上从江宁引入的长江水……
以人为本,共建共享,一幅更广领域、更加幸福的民生图景,正在示范区内徐徐铺展开来。无数一体化的“共”,*终托起的,既是博望百姓“稳稳的幸福”,更是渐行渐近、触手可及的同城梦。
是谁在操纵新疆叙事?斯坦福大学的这份报告亮了
跟着总*看中国丨大美青海,我们共同守护
喜迎二十大 团结奋进 信心满怀向未来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熊有伦从教56载
青藏铁路首次开通退役军人临时客运专列
传统月饼为何“香”?中秋至味是“乡愁”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多数城市便利店的发展空间仍然较大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全媒体科创栏目《创新改变中国》上线 助力科普科创“两翼齐飞”
光明网与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联合发起全媒体科创栏目《创新改变中国》,通过深度访谈、卫星新闻、可视化解读等形式,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创新中国形象。
2022-09-09 11:17
【光明时评】打破院系之分的探索具有积极意义
这所新大学*突出的特色是打破传统高校的院系之分,首次设立了基于“枢纽”和“学域”的学术架构和人才培养新载体。
2022-09-09 09:08
【光明时评】科研助理是人才培养有效尝试
对科研人才培养和选拔工作而言,则可以通过设置科研助理岗位,从中挖掘具有学术创新潜质的后备人才。
2022-09-09 09:07
经实地测产,“楚粳54号”*终平均亩产达954.9千克。
2022-09-09 09:04
首飞四十周年 “金牌火箭”长二丙是如何炼成的
作为我国服役年限*长的火箭,长二丙火箭是如何诞生的?它在过去与现在经历了什么?“金牌火箭”的地位又是如何形成的?
2022-09-09 09:03
“天宫对话”:带着非洲青少年探索太空
“天宫对话”活动是中国同非盟建交20周年庆祝活动之一,也是主要航空航天大国的宇航员们首次通过天地连线与非洲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受到驻非外交界、非洲国家航天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
2022-09-09 09:02
2022年孔学堂四季论辩大会第二期神话与科幻:通往过去和未来的人类叙事
如何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对话的交往中,通过中外贯通的文明互鉴,建构本土特色的话语体系,将是一代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本场讨论,将以此为旨归。
2022-09-09 10:28
科技期刊大咖谈 陈平: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策划选题 科学构建期刊学者圈
日前,光明网记者专访了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陈平。
2022-09-08 14:47
践行科普社会责任 讲好中国创新故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
2022-09-08 13:54
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中国品牌受关注
本届展会上,德国电视网红大厨海尔曼用海尔的智能厨房为观众展示厨艺,引来众多观众围观称赞。华为展区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体验。新版华为笔记本电脑Matebook X Pro和带测量血压功能的智能手表华为WATCH D受到青睐。
2022-09-08 09:09
把科普放在与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除了科普产品和内容质量良莠不齐,执法检查报告还指出一些地市、县区科普设施偏少,社区、农村科普设施规模缩减。
2022-09-08 09:09
【光明时评】以“大科普”赋能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
“大科普”是科技教育、科学传播、科学普及、科学实践等一系列有助于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活动的综合;是地域、领域、主体等全覆盖的科普,是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022-09-08 09:08
【光明时评】筑牢网络安全坚实屏障
互联网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功能不断增强,决定了网络安全保障意义重大。网络安全一旦遭到破坏,哪怕是某一局部范围内的安全功能丧失,都会使社会生活直接受到影响。
2022-09-08 09:07
【光明论坛】期待服贸会各类成果落地生根
本届服贸会吸引507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线个,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深入交流、密切合作的平台机遇。
2022-09-08 09:06
第九组《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首发
本组纪念邮票一套4枚,入选的四位科学家分别为地质学家刘东生、物理学家程开甲、数学家吴文俊和农学家袁隆平。
2022-09-08 09:01
科学家有效预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活性
9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谢和平团队与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倪萌、南京工业大学教授邵宗平在《自然—能源》发表研究成果。他们将机器学习、理论计算与陶瓷固体氧化物开发相结合,开发了一种经过实验验证的阴极材料机器学习筛选技术,快速、有效地从庞大的钙钛矿组分中筛选高活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
2022-09-07 09:36
稳经济促发展 科技创新带来不竭动力
国家统计局8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为598.8,比上年增长35.4%,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实现稳步成长,经济活力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2022-09-07 09:25
工信部:“国之重器”十年成就不负众望
9月6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装备制造业优化升级,加快新能源汽车、工业母机、医疗装备、农机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电力装备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2022-09-07 09:23
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现代化
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而当我们讨论高端制造业时,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讨论现代服务业,比如技术、知识产权、数据要素等。
2022-09-07 09:22
研究揭示:中国清洁空气行动推动二氧化碳协同减排
在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大的能源消费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已是共识,近年来中国推行的清洁空气措施又产生了哪些效果?
2022-09-07 09:20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