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嬗变来自博望的声音
本报讯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常诚 通讯员 朱一全 )十年前的今天,博望镇莲华广场上一声宣告,马鞍山市*年轻的区——博望区正式挂牌。十年间,从无到有,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十年间,博望从囿于一隅到东向发展前沿,一颗明珠冉冉升起。
十年来,博望区从打铁磨刀的传统手工业“刃具之乡”发展成为“国家级出口机床及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剪折机床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十年来,博望区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主动嵌入江宁、探索共建共治,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在博望落地生根,致力成为皖苏省际毗邻地区跨界合作的“尖兵”。2021年7月,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管委会正式揭牌。
十年来,博望区坚持产业为基、项目为王、制造立区,全力推动博望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博望区以“制造业三年倍增”为抓手,在产业高质量、长三角一体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争做高地。
十年来,博望区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公共服务不断提升,“百姓富”的成色更加饱满。全区累计投入民生资金84.15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各增长了2.77倍和2.55倍。累计新增就业城镇2.9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以下;新建认定普惠性幼儿园17所、占比超过94.4%,公办中心园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马鞍山二中博望分校建成并招生办学;在全市率先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每千人床位数从1.8张增长至4.5张;社会保障向全民覆盖,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
前四届世界制造业大会合同引资额近2...
紧急通知!合肥一热门公园要求持72 ...
商议院 卖5斤芹菜被罚6万6 如此罚...
商议院 “黑心医生”事件 光网友 ...
商议院 “百大电器”为何要“引刀...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2-09-12 15:08:01
本报讯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常诚 通讯员 朱一全 )十年前的今天,博望镇莲华广场上一声宣告,马鞍山市*年轻的区——博望区正式挂牌。十年间,从无到有,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十年间,博望从囿于一隅到东向发展前沿,一颗明珠冉冉升起。
十年来,博望区从打铁磨刀的传统手工业“刃具之乡”发展成为“国家级出口机床及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剪折机床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十年来,博望区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主动嵌入江宁、探索共建共治,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在博望落地生根,致力成为皖苏省际毗邻地区跨界合作的“尖兵”。2021年7月,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管委会正式揭牌。
十年来,博望区坚持产业为基、项目为王、制造立区,全力推动博望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博望区以“制造业三年倍增”为抓手,在产业高质量、长三角一体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争做高地。
十年来,博望区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公共服务不断提升,“百姓富”的成色更加饱满。全区累计投入民生资金84.15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各增长了2.77倍和2.55倍。累计新增就业城镇2.9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以下;新建认定普惠性幼儿园17所、占比超过94.4%,公办中心园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马鞍山二中博望分校建成并招生办学;在全市率先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每千人床位数从1.8张增长至4.5张;社会保障向全民覆盖,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