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追高逐新向未来
科技创新是一个地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实力的战略支撑。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抢占先机、赢得优势。
近年来,马鞍山慈湖高新区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高”和“新”持续发力,突出主导产业,强主体、建平台、促转化、优服务,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10月28日,由省科技厅主办,慈湖高新区管委会、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市科学技术局和东南大学科研院共同承办的“长三角高校院所行”首场活动走进东南大学,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企业代表与专家、教授面对面交流,在产学研合作上“寻求良缘”,以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这也是慈湖高新区首次承办“长三角高校院所行”活动。
活动现场,慈湖高新区重点对园区产业发展政策进行宣介;集亿思智能科技(马鞍山)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分别围绕智能油液监测控制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与东南大学相关学院进行现场签约。早在2019年,慈湖高新区就与东南大学“牵手”成功,当年10月,慈湖高新区管委会、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大骏达科技三方正式签约共建“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马鞍山双创基地”。 2021年9月,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双创基地(马鞍山)正式开园。截至目前,该基地累计注册企业75家,入驻企业44家,覆盖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能源环保、数字经济等行业,已成为慈湖高新区创业创新的重要载体。
今年以来,慈湖高新区聚焦科技创新需求,围绕主导产业,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人才团队落地落户、创新要素集聚集成和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新建一批高水平科创平台,加速引聚与产业、创新发展相匹配的各类人才,全面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同时,依托中科战略新材料科创园及创新平台,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双创基地(马鞍山)、马鞍山南马智能制造研究院等高端创新平台,引导企业加快研发平台建设,助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4月26日,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举行,其间共有十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目进行集中签约,“宁波大学-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热喷涂技术研究院”成功签约落地,这也是马鞍山市唯一入选项目。
“宁波大学-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热喷涂技术研究院”主要依托宁波大学学科、人才优势和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业优势,本着“开放、联合、交叉”的原则,围绕产业链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养等开展全面合作,重点突出抢占我国表面制造领域技术制高点,加快集聚和培养一流创新人才,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新模式,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位于慈湖高新区的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系宝武重工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公司专注钢铁冶金行业的表面技术应用,以新概念、绿色环保和创新表面工程技术应用为目标,发展独特的生产模式,目前已成为集堆焊、喷焊、热喷涂、冷轧工作辊表面强化、连铸结晶器修造及离线维保于一体的冶金备件表面强化技术应用基地,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体系。
马钢表面与宁波大学合作的“热喷涂技术研究院”项目参与第二届科交会十大科技成果集中签约活动、诺卡科技入围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今年以来,慈湖高新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充分发挥科技资源平台作用,依托长三角技术转移联盟拓展科技成果转移路径,帮助企业对接技术需求,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科技要素对接活动7次,新登记科技成果364件,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切实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产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科技是产业升级的“动力源”。2月17日,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正式对外公布了2022年创新型产业集群名单,全国共有46家集群入选,并纳入创新型产业集群评价管理工作体系。其中,安徽省共有3家入选,慈湖高新区先进钢铁材料制品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榜上有名,成为马鞍山市唯一入选的产业集群。
创新型产业集群是指通过政府组织引导、集群科学规划和产业链协同发展,在以国家高新区为重点的特定区域,集聚产业链相关联企业、研发和服务机构,通过分工合作和协同创新,形成具有跨行业、跨区域带动作用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形态,是推进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经过多年发展,先进钢铁材料制品制造产业已成为慈湖高新区发展速度较快、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之一,目前聚集了马钢股份、法尔盛科技、迈特诺特种电缆、名士达新材料等先进钢铁材料制品企业5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5家,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18家,企业营业收入近三年平均增长率达27.5%,集群从业人员总数近2万人。
近年来,慈湖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以产业集群建设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下一步,高新区将牢牢把握先进钢铁材料制品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获批“国字号”这一重要机遇,持续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内外创新资源,进一步优化产业创新发展环境,完善先进钢铁材料制品制造研发创新链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出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综合效益好的创新产品,切实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打造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先进钢铁材料制品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助推高新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创新科技金融服务,精准破解融资难题
高效的金融服务、精准的信贷支持,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今年6月中旬,邮储银行马鞍山市分行成功为慈湖高新区的马鞍山市桓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办理了安徽省首笔“创新积分贷”100万元,精准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马鞍山市桓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自动化监测控制设备研制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随着生产规模扩大、订单日渐增多,一时造成资金回笼不及时,企业流动资金压力较大。企业有所呼,园区必有应。慈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局接到企业诉求后,立即上门走访了解情况,安排专人帮助企业对接邮储银行马鞍山市分行,并会同银行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估,为其匹配“创新积分贷”产品,迅速启动授信审批流程,顺利为企业发放了贷款100万元,大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慈湖高新区紧抓获批第二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单位机遇,充分发挥“创新积分”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水平提升的作用,打造“积分信贷”新模式。指导有关金融机构先行先试,优化科技企业信贷审批流程,以创新积分取代抵押、质押等传统贷款审批条件,实现创新积分与贷款金额、贷款利率相挂钩,对创新积分达标的科技型企业发放纯信用、流程简、费用低的无抵押贷款,探索企业以“创新积分”兑换“贷款资金”新途径,充分用好 “创新积分贷”“科技贷”等科技金融产品。截至目前,高新区“科技贷”累计放款2100万元,另有1家已进入放款流程,涉及资金300万元。加快推进“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举办“创新积分贷”专场推介会,23家企业参会,目前4家企业正在对接中。健全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从税收返还、房租减免、金融扶持、创业就业、政校企合作、项目申报等方面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兑现各级科技创新资金共计2220.59万元。
风起正扬帆。慈湖高新区正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勇担时代使命,保持拼搏干劲,加速实现“百亿产业、千亿园区”目标,书写好高质量发展的“高新”答卷,为加快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马鞍山新篇章贡献慈湖力量!(高文亮)
安徽舒城:加强人才强县工作 发布《招才…
“追光逐链 继往开来” 中环低碳(安徽…
你所不知道的阜阳:“千万人口大市”的另…
安徽临泉:常态化扫黑除恶“打早除小” …
安徽灵璧:面向团员和青年深入推进主题教育
十一届省委第五轮巡视任务分工宣布
探寻合肥一年新增30万经营主体背后的“…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